- 主题:蔚来是怎么做到突然对路的?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怎么做到突然产品、定位和价格同时到位的?是换了某个核心岗位高管还是有什么其他改变?要知道做出这种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某迪,高端产品定位做不清晰的、产品和技术割裂的老毛病是一点没改,其实不是不想改,是太难。
 
 发自「今日水木 on 23013RK75C」
 --
 FROM 114.254.3.*
 
- ES8如果能买到月销5000,蔚来基本上可以从icu抬出来了
 
 【 在 D40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怎么做到突然产品、定位和价格同时到位的?是换了某个核心岗位高管还是有什么其他改变?要知道做出这种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某迪,高端产品定位做不清晰的、产品和技术割裂的老毛病是一点没改,其实不是不想改,是太难。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3013RK75C」
 --
 FROM 221.225.145.*
 
- 破釜沉舟最后一搏了
 --
 FROM 39.144.124.*
 
- 汽车是长周期产品,你现在看到的车,都是3年前甚至5年前定义的。蔚来nt2时期显然李斌误判了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也误判了理想为代表的大尺寸增程的战斗力,简而言之就是发力方向不对,浪费了很多成本。nt3立项就是奔着掀桌子去的,蔚来研发和设计实力本来就国内顶级,自然而然就是现在的结果
 
 【 在 D40s 的大作中提到: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5.58.*
 
- 【 在 D40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怎么做到突然产品、定位和价格同时到位的?是换了某个核心岗位高管还是有什么其他改变?要知道做出这种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某迪,高端产品定位做不清晰的、产品和技术割裂的老毛病是一点没改,其实不是不想改,是太难。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3013RK75C」
 
 核心就是卷价格吧,蔚来相当于全系降了5-10万,腾势全系降5-10万,也能拉一波销量
 --
 FROM 111.203.168.*
 
- 都要死了,再没有销量就真死了
 生死之间会逼着企业做出破釜沉舟的改变
 
 比亚迪高端就是没有生存压力,对企业整体盈亏影响也不大,动力不如蔚来那么急切
 
 【 在 D40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怎么做到突然产品、定位和价格同时到位的?是换了某个核心岗位高管还是有什么其他改变?要知道做出这种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某迪,高端产品定位做不清晰的、产品和技术割裂的老毛病是一点没改,其实不是不想改,是太难。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3013RK75C」
 --
 FROM 218.247.161.*
 
- 一个是技术积累的效果,底层操作系统通用,但是研发费用只有一次,自己的系统也利于集成优化;芯片座椅之类用自产的,降本效果很明显,记得说一台车芯片能省一万多;再有就是定位和侧重点变了,这点学理想用户感受度高的往前排;还有一点个人感受,说不上好坏,就是现在更专注于卖车卖产品,不是服务,对应的就是车价明显降了,但是用户权益少了,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吧
 【 在 D40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怎么做到突然产品、定位和价格同时到位的?是换了某个核心岗位高管还是有什么其他改变?要知道做出这种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某迪,高端产品定位做不清晰的、产品和技术割裂的老毛病是一点没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1.203.169.*
 
- 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去年我刚提车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都一键反馈,很快就能有回应。今年好像没什么回应了。
 
 【 在 yxsy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个是技术积累的效果,底层操作系统通用,但是研发费用只有一次,自己的系统也利于集成优化;芯片座椅之类用自产的,降本效果很明显,记得说一台车芯片能省一万多;再有就是定位和侧重点变了,这点学理想用户感受度高的往前排;还有一点个人感受,说不上好坏,就是现在更专注于卖车卖产品,不是服务,对应的就是车价明显降了,但是用户权益少了,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吧
 : 【 在 D40s 的大作中提到: 】
 :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怎么做到突然产品、定位和价格同时到位的?是换了某个核心岗位高管还是有什么其他改变?要知道做出这种改变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某迪,高端产品定位做不清晰的、产品和技术割裂的老毛病是一点没
 : : ..................
 
 #发自zSMTH@PKU110
 --
 FROM 36.110.29.*
 
- L60的时候,嘴上说掀桌子,实际没有诚意,有点可惜。
 【 在 talent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汽车是长周期产品,你现在看到的车,都是3年前甚至5年前定义的。蔚来nt2时期显然李斌误判了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也误判了理想为代表的大尺寸增程的战斗力,简而言之就是发力方向不对,浪费了很多成本。nt3立项就是奔着掀桌子去的,蔚来研发和设计实力本来就国内顶级,自然而然就是现在的结果
 : :之前的产品给人感觉就是东西不错,但一块钱的东西要卖一块五,价格明显高,产品经理不知道节省成本,采销有自己小九九中饱私囊。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247.23.*
 
- 现在FL好像都换了一批,我也好久没联系了,以前那个每过段时间就会打电话问下用车情况。所以市场这么卷,未必是好事,大家都去整感受度高的表面东西了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去年我刚提车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都一键反馈,很快就能有回应。今年好像没什么回应了。
 :
 : #发自zSMTH@PKU110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1.20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