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单踏板的问题
你还是没开过真正的单踏板,你说的这些情况,那么慢的速度,单踏板的话完全松了基本就停住了。
【 在 zz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的挺好,备刹太常见了,机非混合路,绿灯路口,小区内部,都是油门给上动力滑行备着刹车走,不知道单踏板都是咋操作的。。。
: 【 在 ppc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223.72.36.*
再加点字就可以发论文了,楼主加油
【 在 ppcfan ()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踏板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刹车功能,但是因为刹车距离太长,又无法完全取代刹车。
:
: 这就给部分不适应的用户带来了困扰和安全隐患。就是当速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刹车被分成了两段,一段是抬起“油门”,另一段是踩下刹车。首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而且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也需要时间。其次这个边界是很模糊的,你无法说清楚,我完全抬起“油门”的时候,速度会降为多少。所以想让减速的体验变得线性就变成了一个很靠感觉的事情。对于不太适应的用户来说,要么牺牲体验换取安全,要么牺牲安全换取体验。
:
--
FROM 123.113.255.*
怀疑你根本没开过单踏板车
【 在 ppc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踏板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刹车功能,但是因为刹车距离太长,又无法完全取代刹车。
:
: 这就给部分不适应的用户带来了困扰和安全隐患。就是当速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刹车被分成了两段,一段是抬起“油门”,另一段是踩下刹车。首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而且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也需要时间。其次这个边界是很模糊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123.147.250.*
单踏板的逻辑是油门用于控制速度,包括加速和减速,但程度都是比较缓慢的,用于可以预判的场景。而刹车是用于紧急减速的,用于无法预判的场景。所以对于单踏板用户来说,在预判范围内,应该是不需要使用刹车的。
而对于一般轿车来说,加速性能通常差于制动性能,属于相对缓慢的过程,也是符合司机的直觉的。
当然由于熟练度、技术缺陷、电池限制等等原因,单踏板不一定都可以获得很好的体验,这个是具体细节问题,都是可以改进的。
【 在 ppc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踏板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刹车功能,但是因为刹车距离太长,又无法完全取代刹车。
:
: 这就给部分不适应的用户带来了困扰和安全隐患。就是当速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刹车被分成了两段,一段是抬起“油门”,另一段是踩下刹车。首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而且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也需要时间。其次这个边界是很模糊的,你无法说清楚,我完全抬起“油门”的时候,速度会降为多少。所以想让减速的体验变得线性就变成了一个很靠感觉的事情。对于不太适应的用户来说,要么牺牲体验换取安全,要么牺牲安全换取体验。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223.104.20.*
你说这么多,还是没领会楼主说的“备”
【 在 sl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单踏板的逻辑是油门用于控制速度,包括加速和减速,但程度都是比较缓慢的,用于可以预判的场景。而刹车是用于紧急减速的,用于无法预判的场景。所以对于单踏板用户来说,在预判范围内,应该是不需要使用刹车的。
: 而对于一般轿车来说,加速性能通常差于制动性能,属于相对缓慢的过程,也是符合司机的直觉的。
: 当然由于熟练度、技术缺陷、电池限制等等原因,单踏板不一定都可以获得很好的体验,这个是具体细节问题,都是可以改进的。
: 【 在 ppcfan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EBG-AN00
--
FROM 223.72.40.*
说白了还是美国人开车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老美在主路有路权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备刹,遇到大路口先一脚踩死停三秒,国内你在路上通过支路路口就得小心有各种车和人还有电动车串出来,遇到环岛什么的也只是减速插进去,导致单踏板很别扭。目前特斯拉在国内没有做本土化研发适配,这个问题发给美国总部工程师也没法理解更别说改了
【 在 ppc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踏板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刹车功能,但是因为刹车距离太长,又无法完全取代刹车。
:
: 这就给部分不适应的用户带来了困扰和安全隐患。就是当速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刹车被分成了两段,一段是抬起“油门”,另一段是踩下刹车。首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而且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也需要时间。其次这个边界是很模糊的,你无法说清楚,我完全抬起“油门”的时候,速度会降为多少。所以想让减速的体验变得线性就变成了一个很靠感觉的事情。对于不太适应的用户来说,要么牺牲体验换取安全,要么牺牲安全换取体验。
:
: 油车的油门负责给车动力,刹车负责给车阻力,单一用途,单一选择。这个可靠性肯定是高于将刹车功能分配到两个系统上的,或者说让一个系统具备了两种功能。
:
: 其次再说说备刹的问题。我个人会在这样一种场景下备刹。当我想以较快速度通过一个可能出现特殊情况的路段。当然这个可能性其实也很低了,因为如果可能性很大的话,我会减速,而不是备刹。这个时候,如果是开油车的话,我松开油门,车会继续惯性前行,我的脚放到刹车上,通过这个路段后,再踩油门加速。但电车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备刹了。为什么我觉得备刹是需要的,因为对于部分人群,在出现突发危险情况的时候,他本能的应激反应可能就是脚要动一下。就像被吓唬一下,身体会不由自主的往后一样,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你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能把本能反应训练成,把脚从油门上抬起来再放到刹车上然后踩下去。当然,你说你就是有这本事,我觉得没问题。
:
: 所以,单踏板好不好,见仁见智。但我个人还是呼吁特斯拉公司能让用户选择是否动能回收,而不是强迫用户适应单踏板。
来自 NOH-AN00
--
FROM 183.226.62.*
很有道理,单踏板很反人类,就是为了增续航
【 在 ppc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踏板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刹车功能,但是因为刹车距离太长,又无法完全取代刹车。
: 这就给部分不适应的用户带来了困扰和安全隐患。就是当速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刹车被分成了两段,一段是抬起“油门”,另一段是踩下刹车。首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而且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也需要时间。其次这个边界是很模糊的,你无法说清楚,我完全抬起“油门”的时候,速度会降为多少。所以想让减速的体验变得线性就变成了一个很靠感觉的事情。对于不太适应的用户来说,要么牺牲体验换取安全,要么牺牲安全换取体验。
: 油车的油门负责给车动力,刹车负责给车阻力,单一用途,单一选择。这个可靠性肯定是高于将刹车功能分配到两个系统上的,或者说让一个系统具备了两种功能。
: ...................
--
FROM 124.64.16.*
只是你开的不多罢了,开多了一样是线性的
--
FROM 124.64.17.*
分析在理。
【 在 ppc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踏板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刹车功能,但是因为刹车距离太长,又无法完全取代刹车。
: 这就给部分不适应的用户带来了困扰和安全隐患。就是当速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刹车被分成了两段,一段是抬起“油门”,另一段是踩下刹车。首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而且两个动作之间切换也需要时间。其次这个边界是很模糊的,你无法说清楚,我完全抬起“油门”的时候,速度会降为多少。所以想让减速的体验变得线性就变成了一个很靠感觉的事情。对于不太适应的用户来说,要么牺牲体验换取安全,要么牺牲安全换取体验。
: 油车的油门负责给车动力,刹车负责给车阻力,单一用途,单一选择。这个可靠性肯定是高于将刹车功能分配到两个系统上的,或者说让一个系统具备了两种功能。
: ...................
--
FROM 223.72.62.*
特斯拉单踏板模式下松油门就亮刹车灯,说到底就是个适应问题,我改成单踏板两天就真香了。稍微难的是单踏板跟油车直接换着开
【 在 anpei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现在一直把动能回收调小,按照油车的方式开
: 其实备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减速了刹车灯不亮,对后车减速判断有很大影响
: 为了安全不被追尾起见,我还是宁愿牺牲些动能回收吧
:
: --来自微水木3.5.2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 CC9 Pro Premium Edition」
--
FROM 101.8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