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电动车不要一直堆电池提高续航
你没明白我说的方案的核心,核心是社会化供应增程电池,这样一下就能把需要好多年建设的基础设施迅速完成。
【 在 hig 的大作中提到: 】
: 蔚来的换电站可以灵活兼容小电池,技术上又不是问题,调节一下参数即可,类似92,95和98
:
--
FROM 123.139.85.*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上去了,不堆电池就能提高续航
--
FROM 223.104.38.*
补能的需求始终存在,能开1天12-14小时会大大缓解这种焦虑,但是快速充电对安全性和基础设施要求也提上去了
【 在 landh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上去了,不堆电池就能提高续航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23.139.85.*
电池差不多的情况下,快充需要额外成本,比如高功率充电机,功率器件,更强的散热部件,还有超级充电桩。所以超充注定是少数桩和少数车。
普通车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普通快充技术的提升,就可以满足了。
比如,以后50度电就,可以实现500续航,90kw充电功率就可以实现充电15分钟,补充续航200公里。
高档车可以做到150度电,续航1500,350kw快充功率,10分钟补续航500。
【 在 bxdx 的大作中提到: 】
: 补能的需求始终存在,能开1天12-14小时会大大缓解这种焦虑,但是快速充电对安全性和基础设施要求也提上去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223.104.38.*
百公里10度电不可能是高端车,只可能是老头乐
【 在 landh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池差不多的情况下,快充需要额外成本,比如高功率充电机,功率器件,更强的散热部件,还有超级充电桩。所以超充注定是少数桩和少数车。
: 普通车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普通快充技术的提升,就可以满足了。
: 比如,以后50度电就,可以实现500续航,90kw充电功率就可以实现充电15分钟,补充续航200公里。
: ...................
--来自微水木3.5.5
--
FROM 223.104.41.*
一度电6-7km是物理规律
你说的东西不存在
【 在 landh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池差不多的情况下,快充需要额外成本,比如高功率充电机,功率器件,更强的散热部件,还有超级充电桩。所以超充注定是少数桩和 ...
--
FROM 106.39.50.*
今年很多新款轿车就50多度电,nedc500,过两三年,轿车车重控制在比油车略多乃至相当重量,10公里一度电很容易实现
【 在 dolphinl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百公里10度电不可能是高端车,只可能是老头乐
--
FROM 223.104.38.*
新款models ,100度电,epc续航800多,换成nedc或春秋理想季节,续航应该是一度电9到10km
【 在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度电6-7km是物理规律
: 你说的东西不存在
:
--
FROM 223.104.38.*
我一直觉得理想中的换电是这样的:电动车厂商利用结构空间设计最大化的塞下电池,然后在车辆底部预留愉快方形的1米*2米(或者其他统一尺寸的)空间用来安装统一尺寸的可拆卸电池。这块电池可以只有60度电或者40度电。其他利用空间塞下的电池根据车的大小,成本,空间等不同有20-50度大小。这样技能充分利用纯电平台设计更大的电池,又能做到全部品牌车辆的换电兼容性。
以上为纯理想,请专业人士留情。
--
FROM 115.183.14.*
bms不好设计,而且需要很多冗余设计才行,成本并不低
【 在 qian199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觉得理想中的换电是这样的:电动车厂商利用结构空间设计最大化的塞下电池,然后在车辆底部预留愉快方形的1米*2米(或者其他统一尺寸的)空间用来安装统一尺寸的可拆卸电池。这块电池可以只有60度电或者40度电。其他利用空间塞下的电池根据车的大小,成本,空间等不同有20-50度大小。这样技能充分利用纯电平台设计更大的电池,又能做到全部品牌车辆的换电兼容性。
: 以上为纯理想,请专业人士留情。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