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汽车行业使用的高强钢分类,国际钢铁协会以及欧美车企对于车身用钢的分类定义是相似的,中国车企也沿用了这一套分类方式。具体的分类在上一篇主题贴中已经提到,附件图片1~3中显示了这种分类方式。
而懂车帝这个民间爱好者自创的所谓“A级钢、B级钢、C级钢、S级钢”这样的分类名称,
在汽车行业、钢铁行业中不存在这样的钢铁名称定义,也不存在这样的钢铁类型划分方式,
没有任何一家钢铁协会、欧美日韩车企、中国车企采用懂车帝媒体的这种民科分类方式。
一部分人群会被这个民间爱好者自创的不符合行业专有分类标准的做法轻易误导,并且还频频引用“A级钢、B级钢、C级钢、S级钢”这种自创的名称来判断安全性能,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行业知识与分辨能力,所以容易被民间爱好者自创的分类方式所误导。
2. 再谈一下这家媒体所观察到的角落为何如此狭小。
看一下附件图4,这张图片显示了1.3中两项关键力学指标的关系:“强度”、“韧性”。当“强度”>800Mpa时,“强度”与“韧性”是一个先平衡后降低的关系,当“强度”>1400Mpa时,“韧性”开始快速下降。所以,在选择超高强度钢的型号时,不是单独以“强度”这一项指标达到最高为准,而是当“强度”高到某个数值时,同时需要考察“韧性”这一项指标。而“强度”与“韧性”共同满足安全要求的结果,就是选择图中“平衡区域”的材料。
而这个民间爱好者对观察到的1.③.a进行判断方式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此:它只能观察到“强度”指标并且按照单一指标进行判别,却忘记了其它力学指标的平衡性对于车身结构安全同样重要。
所以,这就是欧美车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将汽车高强钢的发展目标定为“某一类型高强钢的比例>xx%”,而不是定为“使用的高强钢最高强度>xxMpa”的原因,因为汽车行业协会不是民科。
3.前面已经提到,在1.①~1.③这一套车身结构安全的基础网络中,这家媒体所观察到的只是1.③.a这一个角落;同理,你截图的那一小部分内容,也只是原文的一个角落。这两个角落,都是不能等同于车身结构安全的最终效果来看待。如果看到某一个角落就让你产生了已经得知全貌的错觉,那可能只有在原文的每一行下面都加上“此处仅为一个角落,不代表最终效果,请看完全文”。
既然一部分人对于截图容易产生“角落代表全貌”的错觉,考虑到举例内容只是对于正文内容的辅助,并不是核心部分,同时也不可能在原文的每一行下面都加上“此处仅为一个角落,不代表最终效果,请看完全文”,那就将举例内容去掉,这样可能会让你更关注于对系统全貌的理解。
【 在 h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反思了一下,应该是这个问题,你文章中的钢分级方式跟跟这个媒体略有差异,你的一流标准是1500,而且举的例子都是1300的,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只有顶级豪车才会采用一流钢,几十万的车用1300的已经算是次顶级了
: 但是按照这个媒体的分类标准,哈佛H6,长安CS75 plus这种十几万的车,都用了比汉强度更高的钢,这个数据跟您文章中描述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
: ...................
--
修改:FHWYSH FROM 112.65.48.*
FROM 139.22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