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卡
【 在 sl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 @ski 提供线索搜到了一个极狐电池热失控的测试视频
: 原帖来自北汽蓝谷公众号,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M_gS_Hxlt6aszG2VnAcIw : 原文阅读数不高,而且题目不包含任何关键字,搜都不容易,内容总结也是干巴巴毫无噱头。
: 把其中的视频搬运到了B站,方便观看和评论吧
:
https://b23.tv/qOMKZ9 :
: 一、先介绍一下视频内容
: 测试正式名称:电池系统热扩展测试,用于测试单个电芯热失控情况下的处理要求
: 测试内容简单说就是找一块中间位置的电芯进行加热,模拟热失控情况记录结果,加热几分钟后爆了2个电芯,但只冒烟没有起火。
:
: 二、视频中访谈要点
: 1、电池台架测试vs整车测试
: 台架试验不如整车试验更接近真实情况,整车试验电池包裹环境,更严苛
: 2、针刺测试vs加热测试
: 加热测试:加热某个电芯,直至发生热失控,模拟内短路发生的热失控。
: 针刺测试弊端:中间部位电芯难于刺到,中间失控危害更大。针刺时电芯正常温度,加热测试会引入更多热量。加热测试条件更苛刻。
: 3、四个层次进行控制:
: 电芯层级,对于提供的电芯产生热量速度时间有要求,确保本身安全。
: 模组设计,单个失控尽量少影响其他电芯,防护隔离。
: 电池系统,单个失控后大量热量和热气快速疏导出系统。
: 整车方面,电池压力会唤醒整车的BMS系统和VCU系统,启动热管理。
: 4、今天试验是模拟整车下电静置情况,可以正常处理,之前也有过多次测试。
:
: 三、个人的一些分析
: 下午看的比较仓促,有些片面理解,晚上仔细看了一遍后,重新分析一下结果,发出来供讨论。
: 结果图中,左侧是多个靶电芯模组的温度图。
:
: 1、高的几个应该是加热失控的电芯,最高900度,虽然曲线比较陡,看上去还是有一个转折的,时间和视频中电芯失控时间吻合,因此猜测,最高温度应该是失控后内部放热达到的,加热温度应该没有那么高。900度如果是失控后的最高温度,那的确可以说电芯级别的控制是有效的。
: 2、低的几个受失控影响温度也有上升,但电芯温度最高200度左右,没有进一步失控,和三元锂的失控温度也大致能对上。说明模组隔离和热量疏导工作还是有效果的。
: 失控后的电芯温度下降,3000s对应50min,刨去失控前的加热时间也冷却了半个多小时了,温度才下降到200度左右,速度好像不快,考虑到热隔离也可以理解。之前一直以为是自然降温,不知道整车热管理启动了没有,对降温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总感觉如果管理了不应该降这么慢。
: 3、结果图右侧是整车上多点温度检测,基本没有明显变化。也提示了无有害气体,从结果看整体应该是不错的,对三元锂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提高。
:
: 本来研究这个想看是否能解释为什么碰撞后极狐烧了电池没事,但对于极狐被撞后热管理系统还能工作表示怀疑,但如果不能工作了,好像也解释不了为什么电池没烧,所以还是维持之前对事件的推测,烧的不大严重:
: 汉的刀片电池的确是都烧了,但没有说自燃,是电路起火引燃的。温度超过了铁锂的燃点,起火冒烟排气,但也说不上爆燃,懂车帝解释的视频里有个人说爆燃还特意被纠正了,程度应该还没那么严重,对极狐的影响也就小了一些。极狐被引燃,但过火应该不严重,后面视角看上去还凑合,也可能救援及时吧,所以三元锂电池没事,承受了一定的考验,但要说不怕火随便烧估计也不行,大概这样一个推断。
: --来自微水木3.5.11
: --
: [upload][/upload]
: [upload][/upload]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