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对于各类型车企都是比较开放的,合资车企更是不会受到隐形的贸易壁垒限制,各家车企都可以在这个市场上自由竞争,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消费者到底选择谁。
每家车企都可以随时建设大量产能,但是只有建立在真实订单基础上、被消费者所认可的产能才是有意义的。而那些没有足够产品竞争力、被消费者所抛弃的企业,结局就只能是大量的产能闲置,甚至工厂基本停产。
大量产能闲置的例子就是大众集团,南北大众2021年的新能源车年产能就有60万,但是它们全年却只卖掉了10万辆出头的新能源车。也就是说,因为消费者不认可南北大众的新能源产品竞争力,它的产能闲置率高达80%。
至于哪一家车企的销量太低以至于工厂接近停产,由于它在本论坛有着高频的出镜率,来过论坛的人都知道,所以无需多言。
比亚迪的产能建设进度一直是采取追赶订单增量的策略,而非超前建设。
换句话说,为什么在今年的月产量达到20万辆的基础上,BYD还会继续再扩建至30万?
因为现在BYD的每月国内新增订单+海外市场调研订单已经达到了这个数量级。
某些车企对于BYD销量增长进程的心态,从之前的“不信”,再发展到现在变成了“不忿”。但是它们除了采取一些网络下三滥的集群抹黑手段之外,却没有能力推出任何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挽救它们日渐流失的市场份额。
以前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只要XX一发力,就没有XX什么事了”。
现在这一句话可以原样奉还给某些心怀不忿的车企:“XX请快一点发力,消费者已经快将你们忘记了。”
: :【 在 qian272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么扩产能,别的车企不卖车了?现在卖得好,确实是高油价和免税的福利。明年,后年,你还能卖这么多嘛??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FHWYSH FROM 60.208.103.*
FROM 60.2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