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油消费自2018年达到12,644万吨以来呈现高位波动,2020年跌至11,620万吨,2021年汽油消费12,284万吨,低于2019年和2018年2-3%个百分点,2022年1-9月汽油消费较2021年同期下降5.4%,根据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和新能源增长态势看,国内汽油消费已经达到峰值,也就是乘用车碳达峰已经实现。未来应该稳定燃油车消费,实现汽柴油消费的相对均衡。
乘用车的总体汽油消费已经跨越峰值,未来逐步下降。由于乘用车基本是汽油车,柴油车基本退出,新能源电动车增长迅猛,今年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28%,高油耗领域的出租网约车等已基本电动化,因此判断乘用车碳达峰已经实现。
目前由于油电差价大,新能源汽车具有明显的用车成本优势,叠加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助力,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替代燃油车的进程加快。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在650万辆左右,2023年可能突破840万辆。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在公共领域启动全面电动化的政策推动下,出租、网约、公商务集团用车等高频使用的出行交通工具全面转向电动化,私车市场家庭增购电动车代步出行的浪潮兴起,加之高油价抑制出行用车的压力,推动汽油消费持续下降。目前判断中国汽油消费达峰已经实现,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汽油消费量无法超越1.26亿吨,剩余汽油只能加大出口。
目前中国乘用车碳达峰或已经提前完成,以重卡为代表的柴油车碳排放,随着房地产回落也将达到峰值。因此,在国家新能源鼓励政策驱动下的中国汽车交通领域碳达峰或已经胜利在望。
--
FROM 20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