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讲,这每种特定的方案都需要送审的吧?毕竟燃油系统变动相应的排放检测应该做了。关于发动机3000km磨合,有人说测试结果变好,有人说测试结果变差,有人说没什么影响,这些不去讨论,一年内新车送检可以做一些常规手段降低背景碳氢值,如底盘烘烤、换旧轮胎,甚至换玻璃水吧,这些应该是送检车企做且报备,不知道长城这些有没有做?另外长城也做过常压油箱的蒸发研究,也有专利,理论上讲他们公司内部应该对这一技术路线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期,他们是没有做好所以对比亚迪能不能做到心存怀疑,还是自己内部就没有沟通到,某一部门就决定举报了?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32楼已经有回复。
: BYD从二零零几年就已经开始布局解决燃油蒸发物问题的各种专利方案,并且在旗下各插混车型的不同批号中,对各种可行的方案都有搭载采用,包括高压油箱、常压油箱(带辅助装置)、智能主控等不同的路线(某些车型的用户手册中也有简略介绍)。
: 即使是对同一个车型的不同批号或者不同款式,BYD有时也会采用不同路线的方案。但是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就是都可以实现燃油蒸发物的合规限值。
: ...................
--
FROM 218.1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