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谁会拿最大功率直接算全程时间。
轮流无缝利用这是可能的,1000kw的功率对应四根超充桩,插枪总有先后,第一个的就直接给1000kw满功率,一分钟后功率调到800kw,多出来的200kw就给到第二根枪,第一个降到600kw,第二根就能到400kw,如果第二根桩功率上满了,就给第三根分配,以此类推,可以实现近似无缝轮流。这种功率池智能调配功率,只要车连续不断充分接受容量,那么一小时1000度电,能给12辆车充好电(按每车冲入80度电计算) 不差钱的话可搞8根超充共享这个总功率。觉得慢?那总功率上到2000kw,一小时充满24辆车。
很多人担心什么兆瓦超充不能普及,动不动就得每根桩必须1000kw,10根桩得10MW,然后就想着有50kw的慢车在哪儿堵着急死后面的车。也不想想就算是现有的120kw的桩,每个服务区8根很常规(早年刚开始的时候多数只有4根)8根就是960kw,变压器就的1000kw了,弄个兆瓦超充群配8根枪,不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服务区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充电桩功率是固定的,不能各桩智能分配,利用率太低。
【 在 xglc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没错 事实就是这样 但是吹兆瓦超充的人通常都会忽略这些限制 直接用最大功率计算整体充电时间 然后得出非常可笑的结论 版上这类帖子屡见不鲜
: 这些人一边用最大功率算时间 一边幻想着所有的车都轮流插枪扫码无缝利用最大功率 同时还假设电网还会无限供应储能也能无限供应充电桩 而且天气永远晴好光伏时刻都在满载发电
: 对此我只能说现在闪充就是样板工程 就是广告 就是实验室和发布会自嗨的产品 在真正落地四千个闪充桩之前 不接受质疑
: ...................
--
FROM 1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