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之所以只要求和测试踩下制动踏板后的制动效能,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其它因素,获取车辆真正的制动性能
你说的反应距离,正是国标测试设计中要排除的,就像排除a型再生系的影响一样
国标是对车的测试,而不是对人的测试
主贴中把3和4分开也是错误的,国标的制动距离是从促动刹车踏板开始,这是一个瞬时而不是状态。当然,如果踏板硬到无法位移,那就另说了
另外,你这个计算中有个关键疏漏
: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般为0.5秒~1.5秒,在汽车时速108公里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动能回收制动功能突发失效”,则“反应距离”为15米~45米。
但因此下结论
: ...①刹车距离大大延长
以及
: 则在a故障下,特斯拉汽车的刹车距离会比正常情况延长<15米或者<30米(由动能回收功能的正常强度、驾驶员的精神状况而定)。
: 在a+b故障下,特斯拉汽车的刹车距离会比正常情况延长>25米或者>撞车距离/撞墙距离。
是完全错误的, 要下这个结论,必须比较动能回收正常下的0.6-1.8秒的表现
有人专门测算过强动能回收的减速度,在120公里时速下大概是0.11g,60时速是0.22g,40时速下未0.38g;主贴108初速(秒速30米)时从宽按0.15g计算,0.6s后的秒速是29米,1.8秒后的秒数为27.6米
相比动能回收失效时,前者(0.6s)滚动距离差异估值0.3米左右,后者(1.8s)估值2.2米左右
你的估算有数量级的差异
王垠的问题其实是犯了一个预设立场的错误,过度自信而把美中技术/监管部门当作酒囊饭袋. 特斯拉既然能把动能回收禁用/受限给显示到界面上,这就表明其在行车/驻车状态有这个可能性,监管也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既然这车仍然可以上市,就说明这里面有很强的技术/逻辑链条,他未发现或感知并不等于不存在;
固然有可能皇帝没穿衣服,但也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做成那个小男孩
--
修改:last2 FROM 60.179.63.*
FROM 60.17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