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人均粮食占有直到改开若干年后才超过宋代
本朝的一大败笔是,放任人口从5亿短期暴涨到10亿,然后没其他办法了,搞了很严厉的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40年了,居然还有很大的就业压力,放在别国简直不可想象。到现在全国都没有一个可靠的失业率统计,只能用“城镇失业率”来凑数。
现在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滑(有别的因素,包括房价高、教育内卷等),但是毕竟人口基数还很大,政府也是没啥好办法。
如果当时计划生育早搞一些,现在人口总量10亿出头,基本上可以做到充分就业,内卷少很多,政府刺激生育率的空间也会大不少。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越工业化、越城镇化、越发达,少子化问题越严重,韩国也曾经宣传节育,韩国适龄妇女生育率和咱们其实在60年代差不多的,但现在已经跌破1了,代际人口更替保持社会总人数不变,适龄妇女生育率至少要在2.1,但是东亚国家、地区基本都已经跌破1.5了,包括中国、中国台湾、韩国、日本。
: 工业化时代,人口不仅意味着劳动力,更意味着庞大的消费和内需市场,人口如果快速下降,对经济的影响后果很大的。
: 新中国的很多问题,作为后工业化国家,我个人觉得,尽管有不少弯路,但很多问题追述,不能完全由本朝政府来承担。
: ...................
--
FROM 115.45.44.*
这句话意思是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是世界平均值,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很高,而且早在毛时代后期,已经开始节育了。
同时在低人均gdp的国家中,即类似中国这种的后发工业国中,这个出生率其实反而是偏低的。
如果毛时代就开始快速的节育,咱们这些人中的父母,有很多说不定没有出生的机会,我们也就没有出生的机会了,哈哈。
当然这仅仅是人口政策问题,论坛仍然是非常有限的篇幅,我的思考也很浅显,仅供您参考。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几乎是没有工业化的,工业生产最重要的指标,钢产量、发电量都还低于印度(民国时代,即便加上日本在东北地区的80万吨左右钢产量,仍显著低于英属印度,英属印度大概在130万吨左右)
低教育水平、低人均的农业化国家,如果人口迅速降低,反而会导致全面工业化,比如全国的基础建设、工业化产业链人口需求快速老龄化等问题。
而且我觉得工业化时代,我看待人口总量,和农业时代完全不同,我赞成现在多生育,尤其现在生育率已经非常严峻了,人口总量首先代表着消费和内需市场,中国人口如果再继续下降得太多,少子化带来的老龄化和社会发展,会产生更快速的产业转移。
【 在 comradeBu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毛接手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口大概占全世界百分之20左右,毛时代结束,人口差不多占全球的百分之20左右”。
: 我觉得中国人口占全球20%是不合理的,毕竟中国资源、国土面积有限,平原、耕地面积都小,海岸线也不是很长(东北、西南都没有出海口,发展对外贸易有困难)。
:
--
FROM 223.72.42.*
凡事也是有自然规律在起作用的,中国人口基数过剩反应在很多方面,如没有正式的失业率统计(因为非充分就业人口太多),农村户均耕地太少,劳动力工资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偏低(送外卖人口全球成冠,人口密度大的日本都没有这么活跃的外卖,为啥呢?因为外卖的收入对日本低技能劳动力没有吸引力),住房太贵(还不只是单价贵,关键是中国大中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和国外比也小很多)。。。
既然劳动力过剩,那么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人口出生大幅度减少也是正常的,是对过去过分abuse人口红利的一种惩罚。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句话意思是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是世界平均值,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很高,而且早在毛时代后期,已经开始节育了。
: 同时在低人均gdp的国家中,即类似中国这种的后发工业国中,这个出生率其实反而是偏低的。
: 如果毛时代就开始快速的节育,咱们这些人中的父母,有很多说不定没有出生的机会,我们也就没有出生的机会了,哈哈。
: ...................
--
FROM 115.45.44.*
他并非单纯,他是为和苏联打核战争作准备。
至于人民的幸福和后代的压力,不在他的考量范围内
【 在 comradeBu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人口-耕地负荷压力是非常大的”。
: 很多学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领导不这样认为,他就单纯认为人多力量大,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被称为反动思想。结果到了60年代末,发现仅仅是连城市里的适龄年轻人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想出了奇葩措施“上山下乡”。
: 邓爷爷真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 ...................
--
FROM 113.5.12.*
人口红利并不是仅仅人口多,而是受基础教育,扫盲文字的人多,这样才能形成人口红利,所以天朝古代乃至民国那种,比如新中国成立时候的5亿人口基数中,很多人的教育水平和识字水平太低了,或者印度那样的情况,受教育比例比较低,并不能算人口红利。
以前我一直认为毛时代人口增长率很高,可是当我真的看过数据后,我发现毛时代的人口增长,其实是世界平均值。
而且在和中国当时人均gdp接近的20个国家中,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是比较偏后的,包括四小龙在同期的自然增长率和适龄妇女出生率,其实是高于中国大陆的。
韩国60年代峰值的时候适龄妇女生育率曾经到过6,是超过中国大陆50-60年代同期的。
韩国、日本等都搞过计划生育,当然没有后来中国80年代那么强制,从1962年开始,韩国实行了宣传节育和优惠补贴政策,34年后取消了,现在韩国的生育率已经跌破了1,当年韩国的生育政策曾经是全球最为赞美评价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却也是韩国国内抨击很严厉,千方百计希望提升的,韩国适龄妇女生育率已经跌破1了。
从我现有看过的人口政策和数据来说,因为我不专门研究这方面,如何设置生育政策,使得中国人的适龄年纪、人口结构、生育率都保持并且符合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内需扩大等方面的要求,我目前水平有限,仅提高数据和其他国家的情况供您参考。
【 在 comradeBu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凡事也是有自然规律在起作用的,中国人口基数过剩反应在很多方面,如没有正式的失业率统计(因为非充分就业人口太多),农村户均耕地太少,劳动力工资相对于社会生活成本偏低(送外卖人口全球成冠,人口密度大的日本都没有这么活跃的外卖,为啥呢?因为外卖的收入对日本低技能劳动力没有吸引力),住房太贵(还不只是单价贵,关键是中国大中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和国外比也小很多)。。。
: 既然劳动力过剩,那么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人口出生大幅度减少也是正常的,是对过去过分abuse人口红利的一种惩罚。
:
--
FROM 223.72.42.*
论坛里对这么大的议题,咱们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您就当我的回帖是简单的数据和样本国家提供,供您参考,也非常感谢您的讨论,谢谢。
【 在 comradeBu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朝的一大败笔是,放任人口从5亿短期暴涨到10亿,然后没其他办法了,搞了很严厉的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40年了,居然还有很大的就业压力,放在别国简直不可想象。到现在全国都没有一个可靠的失业率统计,只能用“城镇失业率”来凑数。
: 现在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滑(有别的因素,包括房价高、教育内卷等),但是毕竟人口基数还很大,政府也是没啥好办法。
: 如果当时计划生育早搞一些,现在人口总量10亿出头,基本上可以做到充分就业,内卷少很多,政府刺激生育率的空间也会大不少。
: ...................
--
FROM 223.72.42.*
另外您说古代小农经济单产提升有限问题,就是我前面回帖中最有名的农业内卷化问题,这个问题是人口耕地的马尔萨斯陷阱的更进一步体现。(即一定的耕地粮食产量有限,只能养活一定的人口,超过之后只能通过残酷的战争消灭人口,要么就是节育,所以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战争不可避免,当然还是定期的自然气候、自然灾害的人口降低等原因)。
农业内卷化的意思是指:
人口不断投入耕地,但生产效率却边际递减,不能迈入更高阶层,所以人口长期不能从农业中分离,进入城镇化的问题,更别提后续的工业化了,这是整个亚洲国家普遍的一个情况,也是亚洲国家近代迟迟无法工业化、资本积累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内卷这个网络热词其实就是从这个含义出来的,只不过以前只是在学术圈里头,比较早期应用的是华裔最有名的历史学家黄宗智先生。
在基本上同样的耕地上(因为都是在中国),产出的经济总量提升了,养活的人更多了,是中国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提升的重要表现,这个提升主要得益于:精耕细作技术的提升、耕地的不断开发以及高产作物的大规模引入。
当然精耕细作技术的提升,不见得对于工业化转型是一件好事情罢了。
【 在 comradeBu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都是小农经济,单产提升的有限,说明生产力长期停滞。总人口对应的是经济总量,不是人均产量和生产力。
: 清朝经济总量肯定最大,但是洋务运动之前,人均生产力也不见得比明朝高多少。当时中国的农业经济条件下,明朝的2亿人口很合适,而很多文献上反映清朝的人口压力已经很大了。
: 同期的欧洲也一度人口压力很大,但是人家有美洲澳洲可以殖民。
: ...................
--
FROM 223.72.42.*
宋朝的情色业是非常发达的 而且很多从事过色情业的女人从良也有过的不错的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吹牛上天了,古代生育非常强,只要稍微有点余粮,就有人口填补。
: 神奇吧?
--
FROM 60.222.129.*
1)人口在农村并不意味着从事农业,比如铁匠就是工业,比如磨面也是工业。
2)为什么不进城?你是在开玩笑,你找个独轮车把粮运100公里,不要走公路试试,没那条件。很多人以为把农民赶到城市就能工业化,错了,就好比把不会游泳的人踢到河里一样。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您说古代小农经济单产提升有限问题,就是我前面回帖中最有名的农业内卷化问题,这个问题是人口耕地的马尔萨斯陷阱的更进一步体现。(即一定的耕地粮食产量有限,只能养活一定的人口,超过之后只能通过残酷的战争消灭人口,要么就是节育,所以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战争不可避免,当然还是定期的自然气候、自然灾害的人口降低等原因)。
: 农业内卷化的意思是指:
: 人口不断投入耕地,但生产效率却边际递减,不能迈入更高阶层,所以人口长期不能从农业中分离,进入城镇化的问题,更别提后续的工业化了,这是整个亚洲国家普遍的一个情况,也是亚洲国家近代迟迟无法工业化、资本积累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 ...................
--
FROM 1.68.98.*
我知道呀,我写的是宏观数据,我没说要进城呀,我不是说进城就是死路一条了吗?因为连粮食出产都不够。
我的意思是很多人说中国近代为什么不工业化、资本主义?其实这个转变是很困难的,而不是简单说我要工业化就能工业化,我要资本积累就能资本积累,和您观点一致呀。
我是描述的农业内卷化的概念、以及农业资本主义,农业人口往非农人口如何转移的差异。
这都是人口大趋势的差异变迁,您具体说到农村人口中有多少比例从事农业、多少比例在从事铁匠,多少人连活都不干,以农业内卷化和农业资本主义的差异,其他工业从事比例相对就简化了。
而且网页能写的毕竟有限,我只是罗列了一下概念,具体资料供您参考:《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1)人口在农村并不意味着从事农业,比如铁匠就是工业,比如磨面也是工业。
: 2)为什么不进城?你是在开玩笑,你找个独轮车把粮运100公里,不要走公路试试,没那条件。很多人以为把农民赶到城市就能工业化,错了,就好比把不会游泳的人踢到河里一样。
--
FROM 223.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