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不用统一数字纪年
又不仅仅是计数一个功能,还有确立正统性及其延续的问题。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FROM 117.107.176.*
那用炎、黄帝呗?或者各代统治者都认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圣人诞辰。不挺好?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不仅仅是计数一个功能,还有确立正统性及其延续的问题。
:
--
修改:charcoal FROM 49.65.239.*
FROM 49.65.239.*
还是差别好大的吧,古代普遍没受过教育的老百姓,碰到频繁改年号的皇帝,盘算某件事时间、甚至是自己岁数的时候,估计一团糟吧,不利于生产生活的。
不过想想也是,小时候见到的老人(20世纪上半段出生),经常搞不清自己具体出生年岁、即使生日哪天很清楚。草民如芥,就是让保留混沌糊涂的时间感、以及世界观比较好。
【 在 zdzab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字纪年有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元年是哪年
: 对于开国皇帝来说,元年自然是自己登基的那年,但是后面的皇帝也认为自己有必要是元年。所以一直就是这样
: 然后对老百姓来说,使用数字纪年和皇帝年号,差别不是太大,习惯而已。
--
FROM 49.65.239.*
你这还是只强调计数功能啊。
举个例子,历史上同时几个割据政权对峙的时候不在少数,尤其是某些大一统王朝统一之前。后朝史官做史时就会有个主观倾向性:到底谁是正统?这在记史年号上可以体现出来。正统性这东西,在古代儒家看来,是天大的事。炎帝黄帝?历史年代根本无法精确考证,怎么拿来用?即便某朝心血来潮发明一个时间,后朝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性和正统性,肯定还得给推翻了:你说你是黄帝2200年?我说你考证的不准,应该有150年的误差,我给你调了。最后传到后代,更乱。
这就是古代的现实。历史本身要尊重当时的现实。不要开着上帝视角拿着今天的情况去套古代。古人真没那个义务对前年之后的人负责。
而且,西方的公元纪年,来自基督教吧?西方历史上宗教和世俗政权本来就是此消彼长、相爱相杀纠缠不休的。中国历史一直是世俗政权占主导。这本身就决定了记录历史年代的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基督教兴起之前,西方历史是如何记录的?罗马的历史学家(如果有人记录的话)会用“今天是公元前某年某月某日,凯撒率军跨过卢比孔河”这种记录方式吗?显然不可能。他们也有个演变过程的。回到中国历史,你觉得的不方便,无非是一张索引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用炎、黄帝呗?或者各代统治者都认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圣人诞辰。不挺好?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西元纪念的元年,是耶稣诞生的年份(虽然基督徒认为错了)
是因为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认为耶稣开启了新约纪年,人在神之下,而导致不会有太多的皇帝以自己身份来定义元年
【 在 zdzaba (版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字纪年有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元年是哪年
: 对于开国皇帝来说,元年自然是自己登基的那年,但是后面的皇帝也认为自己有必要是元年。所以一直就是这样
: 然后对老百姓来说,使用数字纪年和皇帝年号,差别不是太大,习惯而已。
: ...................
--
FROM 39.185.202.193
资治通鉴就是啊
什么摄提格……
【 在 operater (人肉学步车)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猜每个史官和每个高级衙门有一本历书,上面有各年的干支、年号、历史大事,类似于通鉴一开始那种。
--
FROM 219.236.112.18
还有万恶的避讳,各种东西改了又改。如果各朝代真的万岁万万岁了,估计各经典书箱早面目全非了。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FROM 114.237.206.*
可能每个皇帝都有这个打算,然后以自己登基为元年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FROM 221.232.141.*
贵族想体现神权。但是在中国。贵族们也知道神权并不是最高的权力。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干地支这套要求太高了,要能灵活辨识运算,不要说说文盲(古代社会文盲率太高)、就是放到现在社会(9年义务教育)面上,让人掌握也挺难的。保不准连皇上自己都稀里糊涂、尤其是脑子迟钝点的如惠帝殇帝的那群。
: 不仅愚民、增大难度系数全社会遭殃
:
--
FROM 171.13.243.*
咳咳,西元纪年是公元1582年才开始的。
迄今,才不到500年,440年。
1644年明朝灭亡。
【 在 photohawk (战鹰~少说多干)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元纪念的元年,是耶稣诞生的年份(虽然基督徒认为错了)
: 是因为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认为耶稣开启了新约纪年,人在神之下,而导致不会有太多的皇帝以自己身份来定义元年
--
FROM 112.4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