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不用统一数字纪年
提高门槛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干地支这套要求太高了,要能灵活辨识运算,不要说说文盲(古代社会文盲率太高)、就是放到现在社会(9年义务教育)面上,让人掌握也挺难的。保不准连皇上自己都稀里糊涂、尤其是脑子迟钝点的如惠帝殇帝的那群。
: 不仅愚民、增大难度系数全社会遭殃
:
--
FROM 221.216.52.*
嗯,是的。80年代农村里面,问多大了的时候,更常见以“属什么”来代替报具体岁数。
特别是一些上了岁数老人,对儿女亲朋、邻居街坊的属相都了如指掌,但具体哪年不太记;对早年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也是以很粗糙的大时间段描述,比如“(荒年)景上(1942)”、“合作社(50年代中)”“大伙上(58-60)”、“生产队(60-80)”,尺度上很有些年号感觉了。农业时代老百姓,生活生产都很粗糙,也用不到精细的时间。
在微观具体时间上也是一样粗糙:一个生产队估计只有队长家里有块表,普通社员敲钟上工,一天只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已。很难想像,这才是过了30、40年。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即使5、60岁的,在生活中,都有清晰、具体且精细的时间观了。
中国 底层 从毛细血管层面 真正全面进入现代化,还是改开之后,包括世界观、生活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也拜世界科技进步所赐,比如电视、手机。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住属什么。一般错不了。
: 实在糊涂,加一点其他线索也就知道了。
: :
--
修改:charcoal FROM 180.110.72.*
FROM 180.110.72.*
天干简化版是属相,记自己年龄,记重大事情年份基本够用了。
专门练习干支应该在高小水平,发蒙三字经就有十干者甲至癸。然后识字的人代为不识字人计算。
现在很多人搞不清,因为用不到那么细节。
再复杂点能记住生辰八字,就足够精准了。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干地支这套要求太高了,要能灵活辨识运算,不要说说文盲(古代社会文盲率太高)、就是放到现在社会(9年义务教育)面上,让人掌握也挺难的。保不准连皇上自己都稀里糊涂、尤其是脑子迟钝点的如惠帝殇帝的那群。
: 不仅愚民、增大难度系数全社会遭殃
:
--
FROM 117.143.100.*
版主。这个话题超过本版极限了。我能聊吗?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是的。80年代农村里面,问多大了的时候,更常见以“属什么”来代替报具体岁数。
: 特别是一些上了岁数老人,对儿女亲朋、邻居街坊的属相都了如指掌,但具体哪年不太记;对早年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也是以很粗糙的大时间段描述,比如“(荒年)景上(1942)”、“合作社(50年代中)”“大伙上(58-60)”、“生产队(60-80)”,尺度上很有些年号感觉了。农业时代老百姓,生活生产都很粗糙,也用不到精细的时间。
: 在微观具体时间上也是一样粗糙:一个生产队估计只有队长家里有块表,普通社员敲钟上工,一天只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已。很难想像,这才是过了30、40年。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即使5、60岁的,在生活中,都有清晰、具体且精细的时间观了。
: ...................
--
FROM 171.13.243.*
古代历法累计误差比较大,每个年号元年农时是准的,年头久了农时就不准了,就需要改元,复位一下重新开始跑
--
FROM 222.129.52.*
皇上肯定不爽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FROM 222.129.3.*
胡说八道,你当钦天监干什么的?精度不比现代低多少。
【 在 matlab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历法累计误差比较大,每个年号元年农时是准的,年头久了农时就不准了,就需要改元,复位一下重新开始跑
--
FROM 118.117.70.*
你这改元的理由我第一次听到。
你说的这是改历法吧?
【 在 matlaber (阿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历法累计误差比较大,每个年号元年农时是准的,年头久了农时就不准了,就需要改元,复位一下重新开始跑
--
FROM 120.245.122.*
从汉武到元,除了短命皇帝,基本上每任都好几个年号,什么生了皇子、哪个地方发现双穗麦、甚至做了个梦,一高兴就改
为什么从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一朝皇帝就只用一个年号了?
觉得无聊了?太麻烦了?
【 在 Isay 的大作中提到: 】
: 皇上肯定不爽
:
--
FROM 49.65.131.*
都是后面一个朝代,否定前面的朝代。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 ...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