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欧洲文明中心为何北移
这是个上百年的历史过程呀,哪有马上就变强大。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自己先捋清楚了。气候变热中纬度民族扩张。为啥意大利不比德国NB?北京和罗马纬
: 度相当。
:
: ...................
--
FROM 101.228.248.*
两西西里一带,被鼎盛的阿拉伯人攻占过几百年,也是差点绿化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印象意大利也被MSL攻陷过,忘了是绿衣大食还是哪儿攻陷的了。
: 但是在这之前,北部法国和意大利北部不是也被日耳曼攻陷么
--
FROM 117.136.38.*
孔府北宗一部分人,元朝时候被蒙古人串过种。不过铁木真还是O2a呢,这说明不了啥问题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祖宗认得太便宜了。不做基因检测,哪知道祖宗是谁。一堆山东的孔子后裔基因
: 检测出来是成吉思汗后裔,骂蛮夷骂秃噜嘴的后悔死了。
:
: ...................
--
FROM 117.136.38.*
这就是罗马相对中国的优势所在,罗马的边墙以外,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改造为定居文明的地方,所以罗马文化把日耳曼祖居地都同化了,彻底清除了西欧的隐患。结果反而是这群野蛮人后裔,把古地中海的文明发扬光大了,毕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衣钵是传承了古希腊古罗马。
而汉朝的长城以外就是大草原,工业时代之前,定居文明都无法染指,所以汉人也一直同化不了周边的“野蛮人”。这搞得汉人不断遭遇入侵,文明发展呈周期性停滞。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好的资源,那么多的人口,还有不错的军事能力;怎么就没有发育出与罗马相互彰显的文明来?搞得罗马天天蛮族蛮族地鄙夷蔑称;还有,日耳曼的这些德英后裔们也不争气,在发达了之后也不想想为老祖宗正名,反倒以罗马文明的衣钵传人自居,是不是有点数典忘祖?你看欧美拍的古罗马背景的电影角斗士啥的,把自己的祖宗埋汰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
--
FROM 117.136.38.*
环地中海地区太容易被蛮夷揍了,罗马灭亡就散架了,东罗马彻底被蛮族灭绝。还不如中国,虽然也经常被蛮夷揍,但是总能复兴,反而被人说成走不出周期律。
后面那些西欧蛮族后裔也没那么容易就崛起,中世纪黑暗1000年就是明证,最终他们崛起也是站在古地中海文明成就的肩膀上。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腊罗马时代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罗马被北方蛮族灭了后,南欧-北非地中海文明圈一蹶不振。倒是当时被罗马鄙夷的日耳曼、凯尔特、斯拉夫蛮族后裔们,发展出了现代欧洲文明;
: 现在富裕发达的英法德荷比和北欧四国,都是罗马帝国不屑涉足治理的北境边鄙、化外之地。
: 反倒是南欧环地中海的罗马故地,希腊、巴尔干等现在普遍贫穷,仅靠意大利和两颗牙勉强撑着脸面;
: ...................
--
FROM 117.136.38.*
他这是拿大清蹭日耳曼的崛起呢。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百年是哪年?1900年?1700年?
: 以历史上某个时间点为初始,你说说什么时候文明中心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向南或者向北
: 移动了。
: ...................
--
FROM 121.225.47.*
为自己的身份和民族认同感到荣耀,所以不惜碰瓷来寻找一些荣耀感,也是人的天性
可笑的是有不少汉人被驯化的整天以别人为荣,以自己为耻。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这是拿大清蹭日耳曼的崛起呢。
--
FROM 117.136.0.*
人家四散进森林咋追?有草原平原(稀树)好追么?就算山地,提前埋伏占据制高点,包饺子的也不乏战例。比森林更不好追的你说个地方?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成立。任何作战都存在打赢了追人追不到的情况。日耳曼聚居区已经是世界上屈
: 指可数好追人的地理了。
:
: ...................
--
修改:bocaj FROM 222.131.246.*
FROM 114.254.3.*
我印象日耳曼早期聚居区确实是森林地块。也就是今天德国莱茵河北,在罗马时代就是森林地块。
帝国时代黑森林地形设计就是日耳曼人的历史经验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拐话题。说的是日耳曼聚居区,不是森林。日耳曼人吃啥喝啥?多学点历史,少看点电视。
:
:
--
FROM 49.93.82.*
你也配提历史?配提转进?日耳曼人地区不都是森林,不是不是森林。谁也没说都是森林。说森林对战斗的影响,也不知道谁转进到日耳曼人地区是不是森林。
既然你要转进,还号称要谈历史,那日耳曼尼亚分为两个部分,即莱茵河往西及南端的小日耳曼尼亚和莱茵河东侧的大日耳曼尼亚。这里山林遍及是著名的蛮族黑森林,见诸各类史料。日耳曼尼亚这个词来源于高卢语,小日耳曼尼亚分成下日耳曼尼亚(等同于当今低地国家的南边)和上日耳曼尼亚(等同于当今的法国和荷兰的阿尔萨斯区服)。而大日尔曼尼亚对于罗马帝国是个破灭的梦想,后来奥古斯都以莱茵河和多瑙河为借助创建起帝国的界限,彻底不打莱茵河以东的主意了。跨过日耳曼尼亚罗马人控制的地区,罗马人将会看到一望无际的森林,森林之间时不时会有地面上高出了数十上百米的小山丘挡住视线,但总体来说,这里是一片平地,上面布满了相对耐寒的植物。在部分地域成长着一些山峰,但这些山峰谈不上成为阻隔地域的条件。日耳曼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体。从北海边界到阿尔卑斯山北麓的漫长连线对罗马人来说都太过危险,而碎块化的地域打破了帝国军团能够一击毙命的传统。征服日耳曼人的居住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日耳曼人的入侵路线几乎是确定的。高卢地区是日耳曼人最期待入侵的地方,因此在高卢的东部边界,一批行省成立,更像是为了巩固防御而非发展经济。雷迪亚行省和诺曼库姆行省挡在阿尔卑斯山前,成为第三道防线。而对上下日耳曼尼亚来说,其担忧浓云密布,无不自东而来。一个弧线把日耳曼人的居住地隔开于领土。日耳曼人在黑森林中艰难度日。如果从地中海的马赛利亚出发向北前进观察高卢,从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山腰向北前进,经过雷迪亚,到达南德意志地区,那时这里仍是部落民们的天下。再向北,由于热量的减少,地表能够截留的能量已经不足以满足阔叶林了,针叶树大量地分布在北德意志,而也是由于缺少热量,农业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日耳曼人来说,生产满足不了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掠夺可以通过同一件事来实现——抢劫。罗马帝国遏制日耳曼人抢劫进而征服的冲动,被莱茵河和瓦卢斯所阻碍,瓦卢斯丢掉的军团不只是宝贵的三万多人命,还有帝国扩张的可能。当然,当政令从罗马出发,经过宝贵的驰道,需要绕过山脉,林地,最终来到黑森林建立的要塞,本身也是效率低下的。森林地貌的影响不是你用可怜的脑容量想否认就否认的……形势对于高卢,潘诺尼亚乃至罗马的安全,这都是危险的。财政压力加重而奴隶获取减少,这是个危险的买卖。在其他战线的胜利能够缓解财政危机,而当中央自顾不暇时,这里所能得到的支持变少,日耳曼人入侵加剧,可以说就毁灭了帝国在西方大区的边防体系。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拐话题。说的是日耳曼聚居区,不是森林。日耳曼人吃啥喝啥?多学点历史,少看点电视。
:
:
--
FROM 222.1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