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大的迷团难道不是:司马迁是怎么知道赵高矫诏的?
水浒传里有高俅宋徽宗。所以也是正史不容质疑。
【 在 bjmvi (我是柳下惠)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太史公往前一千年前的商王世系都能准的和甲骨文中的一致,秦始皇时代的历史有任何难度吗?
: 最烦没事就质疑太史公的。
:
: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73.93.166.*
先讲讲可信度是哪里来的
【 在 ssava (萨瓦) 的大作中提到: 】
: 质疑司马迁就是质疑整部中国历史。
: 实际上司马迁的可信度和史学理论水平高到令人叹服的地步。
:
: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73.93.166.*
严不严格怎么规定的?三国演义严格吗?
【 在 ssava (萨瓦)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书中记载和考古发掘映证的实际已经很多了。
: 另外,判断一本书的真伪,先要读一下。人,对其他人写的东西,是可以有基本的判断力的。比如《山海经》、《搜神记》、《镜花缘》,你能看出来作者在开展美好的想象。《世说新语》,你能看出来文学性大于史料性。《史记》对材料的搜集、甄别、使用,有严格的标准和透明的原则。你可以推翻部分史料和判断,但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这是严肃的历史著作。
: 否认这一点,特别轻浮,令人厌恶。
:
--
FROM 73.93.166.*
特别轻浮用的好。
不信史记但要信圣经?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书中记载和考古发掘映证的实际已经很多了。
: 另外,判断一本书的真伪,先要读一下。人,对其他人写的东西,是可以有基本的判断力的。比如《山海经》、《搜神记》、《镜花缘》,你能看出来作者在开展美好的想象。《世说新语》,你能看出来文学性大于史料性。《史记》对材料的搜集、甄别、使用,有严格的标准和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BCM10」
--
FROM 117.147.21.*
【 在 vent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浒传里有高俅宋徽宗。所以也是正史不容质疑。
“特别轻浮”还有个含义就是随便类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你这个。
要都按照你这个路数,那么瞎类比的多了:“蛤蟆也有两只眼睛,为什么不能怀疑蛤蟆也是人?”
--
FROM 111.197.23.*
司马迁:早知道当初每段文字都标明出处就好了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轻浮”还有个含义就是随便类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你这个。
: 要都按照你这个路数,那么瞎类比的多了:“蛤蟆也有两只眼睛,为什么不能怀疑蛤蟆也是人?”
--
FROM 113.81.123.*
江南地区说瞎说八道,不说胡说八道。。。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激动
:
:
--
FROM 49.93.193.*
先别扣帽子。你讲讲都有帝王名字为啥史记就是真实水浒就不行了。
【 在 beanspower (豆能)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vent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水浒传里有高俅宋徽宗。所以也是正史不容质疑。
:
--
FROM 73.93.166.*
你是怎么得出要信圣经这种结局的
【 在 txgx (纸上谈医)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轻浮用的好。
: 不信史记但要信圣经?
: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因为书中记载和考古发掘映证的实际已经很多了。
--
FROM 73.93.166.*
【 在 vent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别扣帽子。你讲讲都有帝王名字为啥史记就是真实水浒就不行了。
你讲讲为啥都有两只眼睛蛤蟆怎么就不是人了?
--
FROM 111.1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