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的正史,能否改成数据库的形式
以前的正史,不是编年体,就是纪传体,而且掺杂了很多作者的私货。
如果把史书写成数据库的方式,把大量的资料,一小段一小段存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各种可信的资料,甚至一些相关的野史。并建立大量的索引。
读者在查看史书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看的内容,动态的生成对应的内容。比如想看张居正的生平,系统就会自动通过AI分析,查找存在库中的相关资料,以纪传体的方式生成一个张居正的传。但是如果只想看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这个法的前因后果,那么就只搜集分析对应的资料,并加以横向对比,生成这个事件的分析,以及明末经济情况,得出张居正改革效果的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
中国的24史,读者想看,要花费大量时间,导致深入了解一段时间历史必须是专家。好多人拿出史书上找到的片言只语,自己进行演绎,歪曲历史,得出一些十分荒唐,但又好像是十分正确的结论。
--
FROM 120.244.202.*
做成数据库这有社么不可以的,子要你给钱
但是想去掉掺私货就笑话了,没有人比现在人更会掺私货了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正史,不是编年体,就是纪传体,而且掺杂了很多作者的私货。
: 如果把史书写成数据库的方式,把大量的资料,一小段一小段存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各种可信的资料,甚至一些相关的野史。并建立大量的索引。
: 读者在查看史书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看的内容,动态的生成对应的内容。比如想看张居正的生平,系统就会自动通过AI分析,查找存在库中的相关资料,以纪传体的方式生成一个张居正的传。但是如果只想看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这个法的前因后果,那么就只搜集分析对应的资料
: ...................
--
修改:carbon FROM 112.17.245.*
FROM 112.17.245.*
其实可以的,这个应该国家来投资,公开招标来做,而且不要一次给大量标的,而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多鼓励一些小团队做,选好的然后加大投资
--
FROM 58.40.204.*
可以弄,但第一感觉是吃饱了撑的
这个思路特别像领导:
为了一个不能说错误但也根本不重要的目的,实施一个庞大的工程,最后是然并卵
具体承担者承受了极大的痛苦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正史,不是编年体,就是纪传体,而且掺杂了很多作者的私货。
: 如果把史书写成数据库的方式,把大量的资料,一小段一小段存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各种可信的资料,甚至一些相关的野史。并建立大量的索引。
: 读者在查看史书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看的内容,动态的生成对应的内容。比如想看张居正的生平,系统就会自动通过AI分析,查找存在库中的相关资料,以纪传体的方式生成一个张居正的传。但是如果只想看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这个法的前因后果,那么就只搜集分析对应的资料
: ...................
--
FROM 36.110.121.*
技术上肯定没问题。
但,历史不是简单的史料的堆砌。就像大数据大数据,数据本身只是载体,数据背后的人的活动才有意义(商业的、社会的等等)。
你又如何保证所谓的AI后边的人不会对历史加作料?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正史,不是编年体,就是纪传体,而且掺杂了很多作者的私货。
: 如果把史书写成数据库的方式,把大量的资料,一小段一小段存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各种可信的资料,甚至一些相关的野史。并建立大量的索引。
: 读者在查看史书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看的内容,动态的生成对应的内容。比如想看张居正的生平,系统就会自动通过AI分析,查找存在库中的相关资料,以纪传体的方式生成一个张居正的传。但是如果只想看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这个法的前因后果,那么就只搜集分析对应的资料,并加以横向对比,生成这个事件的分析,以及明末经济情况,得出张居正改革效果的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
: ...................
--
FROM 117.107.176.*
写史书的人掺私货比较麻烦。
读史书的人如果利用史书资料掺私货,这就有意义了。很多人提出荒唐的结论,是通过根据自己想要得出的结论筛选找出一些历史资料,再一演绎,就得出想要的结论。他的结论一眼就能看出荒唐,但是想批,也要查对应的历史资料。很多人没那个时间,因此也就算了。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搜寻资料,对历史事件进行相对客观的分析,已经完全可以通过AI加数据库技术解决。
历史是妓女,但是由于资料太多,因此成了只为少部分人服务的官妓。如果通过信息技术,让历史分析能走入大众,降低了门槛,也可以避免被一些人利用历史忽悠民众。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成数据库这有社么不可以的,子要你给钱
: 但是想去掉掺私货就笑话了,没有人比现在人更会掺私货了
--
FROM 120.244.202.*
不就是维基吗?里面的私货不要太多哦。
--
FROM 116.230.161.*
我想到这个问题,是看到编写清史有感。
据说清史编出来,有3000万字。这么多字,看也要看三年。不是历史专家,谁会去看这个东西。也就是说,这样写出来的历史,没有意义,也只能以资料的形式存在。
但是清朝虽然没有历史,但是现存的好多实录、起居注、奏折,还有各种案卷,以及民间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文书、图书,还有野史,都非常多。把这些汇总,史学家进行考证,对资料的可信度进行分级,存入数据库中。
读者这时候要看的,就不是一部3000万字的大书了,而是想点哪里点哪里,还可以立刻生成各种分析,当然如果愿意,也可以自己采用自己的分析方法对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研究历史,要比先看3000万字的大书,再开始搞研究,要有效的多。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技术上肯定没问题。
: 但,历史不是简单的史料的堆砌。就像大数据大数据,数据本身只是载体,数据背后的人的活动才有意义(商业的、社会的等等)。
: 你又如何保证所谓的AI后边的人不会对历史加作料?
: ...................
--
FROM 120.244.202.*
“对历史事件进行相对客观的分析”,这目的本身就无法达成。历史是人的历史,背后是人性。在人文科学中追求自然科学那一套确定性,南辕北辙了。
你所说的这个数据库,其实可以参考一下《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在当时应该就是个历史数据库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的。结果呢?其中尚且有那么多问题,有技术上的,也有作者自身局限性的。你现在提倡的这个数据库,其实和当年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数据更丰富一些。那么,今天的这个数据库,肯定也会有编纂者自身的各种主客观局限性带来的各种问题。甚至,因为披上了所谓的官方背景、高科技手段的外衣,更容易迷惑人、操控人、打击不同意见。那些憋着坏水搞历史虚无主义、毁灭一个民族历史记忆的,就更有明确的目标去搞渗透,更容易做事了(参见近些年教育、文化层面对我国的渗透。):搞定做数据库的人,搞定背后的AI程序就可以了。
其实,你顶帖里说的那些困难,现在的网络手段足够你解决了。你想了解张居正,只要花点时间搜索,就能找到很多归纳、总结的东西。但是,这些纷繁负责的网络来源,里边掺水、掺沙子的可不少。你所说的数据库,只不过是把这些零散的东西归堆了,但永远无法解决人对史料的影响的问题。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史书的人掺私货比较麻烦。
: 读史书的人如果利用史书资料掺私货,这就有意义了。很多人提出荒唐的结论,是通过根据自己想要得出的结论筛选找出一些历史资料,再一演绎,就得出想要的结论。他的结论一眼就能看出荒唐,但是想批,也要查对应的历史资料。很多人没那个时间,因此也就算了。
: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搜寻资料,对历史事件进行相对客观的分析,已经完全可以通过AI加数据库技术解决。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维基是个人写好的,不能动态生成。个人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SQL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是已有的,数据库史书不改动内容,只存入库中。
【 在 Mad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就是维基吗?里面的私货不要太多哦。
--
FROM 120.2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