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的正史,能否改成数据库的形式
能不能动态生成,能不能改动和有没有私货有一分钱的关系吗?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维基是个人写好的,不能动态生成。个人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SQL历史资料。
: 历史资料是已有的,数据库史书不改动内容,只存入库中。
--
FROM 116.230.161.*
这种明显不是简单的查询能解决的,就可以提供AI帮助查询并编辑。
~~~~~~~~~~~
这种“增值服务”可以交给商业化的公司去搞,有需要自然有人去购买,它也就能存在。动用官方力量和资源去搞这些,顶着官方、客观的大帽子保留人为干预的功能和接口,不妥。事实上,AI是什么?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从名字上就体现了人为干预的意思。加入这个,然后还宣称“尽量客观”,这不是掩耳盗铃吗?还是那句话:不要在人文科学里追求自然科学那种极致的确定性,这从方向上就错了。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的是:核心是一个大的数据库。但是提供一些查询服务。对于复杂的查询,比如对一条鞭法实际效果及影响,这种明显不是简单的查询能解决的,就可以提供AI帮助查询并编辑。
: 当然,如果用户不愿意用提供的AI,想自己建立查询,自己分析查询结果,也没问题。
: 就如同卖菠萝提供削皮服务,但是有人觉得卖家削的太浪费,愿意买回去自己削,那也没问题。核心是卖菠萝,不是削皮。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我猜测,那些专业搞历史的可能已经有类似的数据库工具了。毕竟他们是靠这个吃饭的,比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更有动力去改善工具。
但是,我反对用国家力量在这里边去搞楼主说的所谓的AI。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可以的,这个应该国家来投资,公开招标来做,而且不要一次给大量标的,而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多鼓励一些小团队做,选好的然后加大投资
--
FROM 117.107.176.*
通史知识图谱嘛,知乎或者百度百科牵头弄一个,应该是可以。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正史,不是编年体,就是纪传体,而且掺杂了很多作者的私货。
: 如果把史书写成数据库的方式,把大量的资料,一小段一小段存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各种可信的资料,甚至一些相关的野史。并建立大量的索引。
: 读者在查看史书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看的内容,动态的生成对应的内容。比如想看张居正的生平,系统就会自动通过AI分析,查找存在库中的相关资料,以纪传体的方式生成一个张居正的传。但是如果只想看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这个法的前因后果,那么就只搜集分析对应的资料,并加以横向对比,生成这个事件的分析,以及明末经济情况,得出张居正改革效果的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
: ...................
--
FROM 223.104.38.*
单靠企业力量的话,是要变现的。你会为了查历史资料掏钱吗,基本上都是业余爱好罢了。看看百度百科都是什么垃圾样子就知道了。这事工程可不小,得国家出钱,大的IT企业来牵头搞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猜测,那些专业搞历史的可能已经有类似的数据库工具了。毕竟他们是靠这个吃饭的,比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更有动力去改善工具。
: 但是,我反对用国家力量在这里边去搞楼主说的所谓的AI。
:
--
FROM 223.104.38.*
楼主说的不单单是“查询”,还有通过AI去编辑呈现给部分用户的内容。我不反对“查询”本身,反对的是上AI。本质就是人为干预内容,还顶着官方、高科技的大帽子,人为开后门,这更容易让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靠着这些大帽子去搞历史虚无主义、篡改历史记忆了。
我接着他的意思,主张的是把后半部分人为干预部分交给企业,而不是顶着官方的背景(在中国,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他说的需求是个真实存在的大众需求,自然就能存在,且企业有动力去搞;如果只是为了目的而假设的一个论据,或者需求非常小(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实现),那就随它自生自灭呗。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靠企业力量的话,是要变现的。你会为了查历史资料掏钱吗,基本上都是业余爱好罢了。看看百度百科都是什么垃圾样子就知道了。这事工程可不小,得国家出钱,大的IT企业来牵头搞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事实可以是客观的,这种AI大数据可以搞
要说对事实的分析对应资料因为夹杂分析的人主观,肯定就没法客观了,千人千言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的正史,不是编年体,就是纪传体,而且掺杂了很多作者的私货。
: 如果把史书写成数据库的方式,把大量的资料,一小段一小段存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各种可信的资料,甚至一些相关的野史。并建立大量的索引。
: 读者在查看史书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看的内容,动态的生成对应的内容。比如想看张居正的生平,系统就会自动通过AI分析,查找存在库中的相关资料,以纪传体的方式生成一个张居正的传。但是如果只想看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这个法的前因后果,那么就只搜集分析对应的资料
: ...................
--
FROM 202.120.235.*
要的就是千人千言,千人千言才好。要是万人一言,那岂不是更糟糕?
只要基础的资料是真实的,不是伪造的,就存进去。
任何人想了解历史,都可以自己方便的找到资料,相当于一个历史专家为你服务。这被让别人洗脑要好多了。
另外,有一些资料是过去伪造的,也可以辅助现代的学者专家进行考证,修正数据库的资料。
【 在 fixdud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可以是客观的,这种AI大数据可以搞
: 要说对事实的分析对应资料因为夹杂分析的人主观,肯定就没法客观了,千人千言
:
--
FROM 120.244.202.*
官方可以搞查询,但不要搞什么AI编辑。
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去搞。官方搞AI编辑,结果可能不是“千人千言”,也不是“万人一言”,而是“一人万言”。顶着“官方”+“高科技”的帽子,它说话是什么分量?以后境外势力针对中国搞历史虚无主义、篡改历史记忆就太方便了:不用再养那么多写手去满网络撒各种夹带私活的文章了,直接瞄准这一个点搞渗透、搞“黑客技术”就够了。
【 在 beerbomb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的就是千人千言,千人千言才好。要是万人一言,那岂不是更糟糕?
: 只要基础的资料是真实的,不是伪造的,就存进去。
: 任何人想了解历史,都可以自己方便的找到资料,相当于一个历史专家为你服务。这被让别人洗脑要好多了。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别人说什么,如果自己也可以方便的得到一手材料,那就不妨让人随便说,只要不是捏造。
比如历史上说雍正的传位诏书是把十改成于,编的神乎其神,但是如果有了方便的历史查询系统,把传位诏书往出一调,甚至搜索一下“雍正真的篡改遗诏了吗?”,就能给出详实的历史分析,还怕什么一人万言?
人被骗往往是由于无知,有了知,还怕被骗?只是骗人的人怕自己骗不了人了。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方可以搞查询,但不要搞什么AI编辑。
: 那就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去搞。官方搞AI编辑,结果可能不是“千人千言”,也不是“万人一言”,而是“一人万言”。
:
--
FROM 120.2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