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历史上有哪些让人潸然泪下的场景
其实乐不思蜀也算名场景
【 在 JSC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帝城托孤的确让人感动
: 但是比起诸葛亮,我更喜欢扶不起的阿斗哥
--
FROM 123.118.75.*
补一个,
易水悲歌
【 在 master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
修改:zim FROM 59.41.93.*
FROM 59.41.93.*
过零丁洋
【 在 master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
FROM 120.36.232.*
十三将士归玉门
【 在 ideal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零丁洋
--
FROM 43.227.253.*
齐太史直书“崔杼弑君”。
然后,这事儿还有一个有诡异的后续彩蛋:崔杼是“清河崔氏”的鼻祖,一千年后,其后人崔浩,因为“国史案”被族诛。。。
【 在 master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
FROM 114.250.38.*
春秋时,各国史官还是由贵族阶层担任,当时的贵族阶层相对后世来说比较独立(相对的),因为有自己的封地,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很多时候可以连国君的话都不听(当然,后果也自负,如果有的话。)。因为不是国君和权臣任命的,又有不鸟他们的底气,加上一点当时还有的贵族精神,当时的史官就敢秉笔直书。崔杼这个杀了几个史官,后来者还是敢写实,他也知道再杀也是徒劳无功,甚至杀急眼了其它贵族还可能跟他拼命,也够喝一壶的,所以作罢了。
后世则不然,集权程度越来越高,史官也都是上级任命的公务员了,还指着俸禄养家全小呢,行事逻辑也就可想而知了。
崔浩作为在鲜卑政权里当官的汉人,把鲜卑老祖宗那些丑事全写出来了,在当时绝对属于另类,被杀也是情理之中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齐太史直书“崔杼弑君”。
: 然后,这事儿还有一个有诡异的后续彩蛋:崔杼是“清河崔氏”的鼻祖,一千年后,其后人崔浩,因为“国史案”被族诛。。。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这个为啥要潸然泪下?
【 在 master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
FROM 124.160.72.*
后汉书: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焉。永平十八年秋八月壬子,帝崩于东宫前殿。年四十八。遗诏无起寝庙,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
【 在 masterbe (master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 --
: ※ 修改:·masterbe 于 Aug 17 15:32:36 2023 修改本文·[FROM: 123.118.75.*]
:
--
修改:masterbe FROM 123.118.75.*
FROM 182.145.174.*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 在 masterb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白帝城托孤,秋风五丈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
FROM 123.114.103.*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
FROM 180.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