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青铜外来没啥争议吧
先秦以降,有极多的错金银铜器。除非“贴在铜器表面的花纹”不是按照字面理解,而且你定义的一个专有名词,那你需要事先给出定义。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金银工艺和铜器没关系,东拉西扯,不知道技术上不可实现的困难有多大,是文科生的通病。
:
--
FROM 223.104.27.*
我只讨论铜器本身的条纹,错金银严格的讲就不是铜器的一部分,而是嵌入的其它材料。
就像在一把钢刀上嵌入一个木质刀柄,你非要说这把钢刀的密度很低,有什么意义?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秦以降,有极多的错金银铜器。除非“贴在铜器表面的花纹”不是按照字面理解,而且你定义的一个专有名词,那你需要事先给出定义。
--
修改:lxku FROM 114.246.238.*
FROM 114.246.238.*
擦,先说一句巨宽泛而有问题的话,然后根据需要不停的重新解释自己的话……这有些自说自话了吧。
你原话说的是“贴在铜器表面的花纹”,那当然是贴啥都算贴喽。然后又整一个“铜器本身的条纹”和“铜器的一部分”。你都往上“贴”了,还“本身”?还“一部分”?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讨论铜器本身的条纹,错金银严格的讲就不是铜器的一部分,而是嵌入的其它材料。
: 就像在一把钢刀上嵌入一个木质刀柄,你非要说这把钢刀的密度很低,有什么意义?
--
修改:molar FROM 223.104.27.*
FROM 223.104.27.*
铜只要有矿就能烧
锡青铜只能人工往铜水里加料才能得到。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欧洲没有青铜时代,他们很早就用黄金了,因为他们那边金矿比较多。而且纯铜和金的熔点接近,铜又容易生锈,所以罗马直接从石器时代进入黄金时代。但到了后来,几乎所有的金器都被抢走砸碎变成金币,所以现在留存的文物很少。
--
FROM 112.66.27.*
我说的话由我来最终解释,而不是被你来胡乱解释。我从没说过铜器表面由其它材料制作的花纹。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擦,先说一句巨宽泛而有问题的话,然后根据需要不停的重新解释自己的话……这有些自说自话了吧。
: 你原话说的是“贴在铜器表面的花纹”,那当然是贴啥都算贴喽。然后又整一个“铜器本身的条纹”和“铜器的一部分”。你都往上“贴”了,还“本身”?还“一部分”?
--
FROM 114.246.236.*
锡的熔点很低,所以古人很早就在想,把铜和锡混在一起会怎么样,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铜只要有矿就能烧
: 锡青铜只能人工往铜水里加料才能得到。
--
FROM 114.246.236.*
平心静气的说一句,这就是“术语”存在的价值。过多的运用诸如“贴在铜器表面的花纹”这一类非标准表达,就容易让人误会。就算再瞧不起文科生,也需要熟悉其学科话语体系,才方便沟通和讨论……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话由我来最终解释,而不是被你来胡乱解释。我从没说过铜器表面由其它材料制作的花纹。
--
修改:molar FROM 36.142.157.*
FROM 36.142.157.*
没有任何误会和歧义,我表述的很清楚,是你恶意的断章取义。我也可以说,你所谓的平心静气,就是要人心脏不跳了,不呼吸了,那么一个死人怎么可能说话呢?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心静气的说一句,这就是“术语”存在的价值。过多的运用诸如“贴在铜器表面的花纹”这一类非标准表达,就容易让人误会。就算再瞧不起文科生,也需要熟悉其学科话语体系,才方便沟通和讨论……
--
修改:lxku FROM 114.246.236.*
FROM 114.246.236.*
任何花纹国内青铜做到的都比那个锅上的精细多了,那个锅一米6几高,比云纹铜禁大太多了,哪有多精细的花纹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话由我来最终解释,而不是被你来胡乱解释。我从没说过铜器表面由其它材料制作的花纹。
--
FROM 114.250.251.*
单独出现的金属器物都是后世伪造的,因为工匠会不断地改进他的产品。
中国出土的青铜器有几十万件。法国和全欧洲出土了几件?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任何花纹国内青铜做到的都比那个锅上的精细多了,那个锅一米6几高,比云纹铜禁大太多了,哪有多精细的花纹
--
修改:lxku FROM 114.246.236.*
FROM 114.24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