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遍地都是商周新石器,中间的夏朝咋这么难找
夏朝时候中国应该还没有形成厚葬的习俗,普通人死了随便包一下就顺水飘走了,富人死了也只是挖个小坑。
厚葬的形成首先要阶级分化,穷富分化加剧,其次是后来打仗打出来的,因为打仗死了很多人,需要挖很大的坑来掩埋大量的尸体。
然后地位高的人觉得,自己死后应该独占一个大坑,周围还要有很多陪葬品,于是厚葬习俗就出现了。
夏朝不仅没有厚葬的习俗,也没有稳定的文字,这对后世考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改:lxku FROM 114.242.9.*
FROM 114.242.9.*
商在河南,周在陕西,夏在山西。具体来说,夏在晋西南也就是古称河东的那一片区域,当地很多地名都非常古老,例如禹都、夏县、安邑、尧都等等诸如此类。
陕西、山西、河南三省汇合的黄河区域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 在 letitbe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夏朝在山西黄河两岸
--
FROM 124.127.42.*
根本没有文字,夏也只是后人给它的称呼,你怎么找得到?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
FROM 180.165.171.*
史诗在中国不管用?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文字时期与无文字时期的考古,这是天壤之别。
--
FROM 39.144.87.*
别扯了,龙型绿松石器,一般迪庆现在也凑不出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夏朝时候中国应该还没有形成厚葬的习俗,普通人死了随便包一下就顺水飘走了,富人死了也只是挖个小坑。
: 厚葬的形成首先要阶级分化,穷富分化加剧,其次是后来打仗打出来的,因为打仗死了很多人,需要挖很大的坑来掩埋大量的尸体。
: 然后地位高的人觉得,自己死后应该独占一个大坑,周围还要有很多陪葬品,于是厚葬习俗就出现了。
: ...................
--
FROM 39.144.87.*
有文字,但没写在泥板上,都化了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本没有文字,夏也只是后人给它的称呼,你怎么找得到?
:
--
FROM 39.144.87.*
史诗可以保存一些基本事实,但是并不具体,基本上不可能用于考古。
再说了,有文字时期的考古遗存,只要你发掘出了文字载体,那就是重要线索。
而无文字时期的考古遗存,你就不可能发掘出文字载体。
【 在 isaaco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诗在中国不管用?
--
FROM 111.9.5.*
有证据吗?
【 在 isaaco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文字,但没写在泥板上,都化了
: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根本没有文字,夏也只是后人给它的称呼,你怎么找得到?
: :
--
FROM 180.165.171.*
二里头一件陶尊上的符号,三个连成一排,应该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巧合的是,左边两个符号在八里桥遗址中也出现过,之后在甲骨文与金文中也有类似符号出现。最终,学者蔡运章考证认为三个符号从右到左是“臣曲糟”,即臣屈身奉上美酒来供天神或大王享用之意
源自洛阳皂角树遗址的陶文,学者认为是“车”,这个可以搜图,已经和金文一样了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先人在夏代,当时可能写树叶上或刻竹子上比较多,没传下来。外出几百万泥板那是整个银河的奇迹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证据吗?
:
--
FROM 39.144.87.*
三皇五帝更难找
--
FROM 202.9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