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2000多年几个区域中心依然都是大城市
天宁寺是辽天祚帝修的,到1954年之前,都是北京第一高度。属于宣武区。白云观也是金中都的。
前门地区西边,大栅栏那边胡同都是斜的,原因是金中都的居民到元大都斜着走最近,斜街是走出来的。
金中都被毁了,但是不表示完全没有人居住。距离不是不远,而是很近,不到两公里。
金中都的护城河的一段,就是南站附近的凉水河。
这些对于宣武区的影响,也不算少吧。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这里的这个上下文下,这个“移动”并不“正常”。元人是基本完全弃用了原金中都的城墙和建筑,在其东北方向基本完全新启的一座元大都。两者距离虽然不算远,但是本质上就是俩城市。今天宣武的建筑、街道等等,也极少有继承自金中都的。。。但是论元大都,从城市格局到具体建筑,保留到今天的东西可太多了。。。
:
:
--
FROM 223.72.88.*
这不叫攀吧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这不就是“基于乡情、经济等原因的攀附”么。当地愿意攀就攀呗,看客图一乐儿。。。
--
FROM 14.19.12.*
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俺说的是“极少有”,不是“没有”。
至于说天宁寺塔、白云观,再加上个法源寺啥的,就这么几个够不够“不算少”,这东西见仁见智吧。
至于说护城河啥的,水源地都变了,其整个体系也都完全是另一套了,个别河段复用了,实在不算个啥。至于凉水河啥的,那跟元大都木有啥关系啊。
再来“斜街”什么的,其形成过程是挺有趣,但是说这个东西就显示了俩城市的发展承继关系,那未免牵强了些。。。
【 在 manchur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宁寺是辽天祚帝修的,到1954年之前,都是北京第一高度。属于宣武区。白云观也是金中都的。
: 前门地区西边,大栅栏那边胡同都是斜的,原因是金中都的居民到元大都斜着走最近,斜街是走出来的。
: 金中都被毁了,但是不表示完全没有人居住。距离不是不远,而是很近,不到两公里。
: ...................
--
FROM 114.241.10.*
历史上的京兆府、西安府都包括长安县和咸阳县
1983年咸阳独立为地级市,才正式从西安分出去
【 在 manchuri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总比西安把咸阳都包括进去,强一点吧?
--
FROM 111.203.79.*
文个的时候咸阳短暂归西安。
1983年咸阳地级市成立,但是不是从西安分出来的,是地区改的。
【 在 ksn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上的京兆府、西安府都包括长安县和咸阳县
: 1983年咸阳独立为地级市,才正式从西安分出去
:
--
FROM 223.72.88.*
这个叫地缘。。。
【 在 Dhyan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安、成都,北京,南京,杭州,苏州,武汉,广州(这几个特点是区域中心,分别对应各区位,其中包邮区3个)
: 衰落的有洛阳,开封,邯郸、安阳(基本是河北河南一带,现在基本属穷地方,爹不要,娘不爱的)
: 古代基本没存在感,新崛起的有香港,深圳,上海,大连,宁波,厦门,青岛(1个特区,1个直辖,5个计划单列市)
: ...................
--
FROM 175.160.196.210
历史离不开地理,地理要看尺度的。单就太原来说,无论城郭在哪个位置,以石岭关为近屏,扼收雁门,南开中原的地位在省域或大区域尺度上一直没有变化。更不用说晋省文化(比如晋语区)一直以太原为中心的历史延续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的确,合肥新城离原来的汉城比较远,但是新城在晋代就被废弃了,汉城则长期沿用。今天的合肥,是在唐金斗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金斗城之于汉城就一水之隔,所以俺说“不太远”。当然,这种情况,你一定要说算俩城市,俺其实也没啥意见。俺一直觉着比如今北京跟金中都/唐幽州什么的,也不是一个城市,在发展上没有啥继承关系。。。
: 其次,今太原就远远不是这个情况了。唐太原跟宋太原隔着老远,城墙完全另建。而且更重要的是,唐太原,在城市本身的发展上,是有其直接得多的继承者的,那就是平晋、太原县/晋源。在之后的大几百年里,它们都是并立的。这种情况硬算一个城市,那还是蛮牵强的。。。
: 当然啦,基于乡情、经济或其他什么原因,二里头、偃师商城、成周、汉魏洛阳、隋唐洛阳等等这些,烩一锅儿都可以算一个“洛阳”。这种情况,硬说也就说了。但是终归应该知道,它们之间在城市的发展上,没有继承关系,它们只是现在都在一个市级行政区划里面而已。。。
: ...................
--
FROM 221.218.136.*
这一段儿只能证明太原盆地重要,因而在那里总能产生有影响力的城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扮演这个角色的城市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城市。
“以太原为中心”这个话,要看这个“太原”指什么:
如果指“太原府”(及其在历代的对应者),那这话是没错儿,但是跟这楼讨论的没关系;
如果指“唐太原/晋阳”(以及后来的平晋/太原县)的话,那显然是不对的,宋之后河东/山西主体的中心性城市是阳曲(及历代对应者)。。。
【 在 zhangwuji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离不开地理,地理要看尺度的。单就太原来说,无论城郭在哪个位置,以石岭关为近屏,扼收雁门,南开中原的地位在省域或大区域尺度上一直没有变化。更不用说晋省文化(比如晋语区)一直以太原为中心的历史延续了。
--
修改:molar FROM 114.241.10.*
FROM 114.241.10.*
说实话,800年,在中国的古城中不够提鞋的。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所以俺一直是说,今北京就800年历史。。。
: 而且,论吹牛逼,这八百年也够了。。。
:
--
FROM 36.143.96.*
这个也看怎么说了:
北京的这个800年,比之西安、洛阳的1400年,比之南京的1300年,比之太原的1000年等等,也不是很大的差距。
而比起类似郑州的3600年这种,自然是差着的。但是毕竟郑州长期是县城……
【 在 ibacklbj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800年,在中国的古城中不够提鞋的。
--
FROM 114.2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