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爷故事:你所将要犯的绝大多数错误,都曾有人犯过,在各个时代,以各种方式
《资治通鉴》研读笔记
『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原文】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
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
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
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译文〗
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进谏劝诫:“智瑶不如智宵。智瑶有
五项长处超越他人,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
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缺点却很明显:不仁厚。如果他以
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
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
立为辅氏。
〖背景补充〗
智宣子,春秋时期晋国大臣,荀氏、智氏第六代家主,又称荀申。
智瑶,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又称智伯、智伯瑶。谥
号“襄”,史称智襄子。
智果,春秋晋国大夫,智氏家族军师。多智,颇有政治远见,为了保全智氏血脉,另立
宗庙,别为辅氏,智瑶兵败晋阳后,得以免遭殃及。秦灭六国后,辅姓不忘先祖,恢复
智氏,智氏血脉得以延续。
〖解析〗
此篇是《资治通鉴》的开篇,司马光对三家分晋的记述始于此篇,此书为“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是司马光给宋朝皇帝所编。用一很明显:提示皇帝一定要仁厚,历史为
鉴。
根据史书记载:智宣子长子智瑶,颇为智宣子喜爱。才能出众、身材魁梧、外貌帅气,
用现代化讲就是高富帅的样子。智瑶才能一流,在他的运作下,智氏在晋国迅速壮大为
第一大家族,先后灭掉了晋国另外两家大夫(晋国原有六家势力),晋国朝政呈现出智
氏一家独大,力压三卿的局面。
尽管才能出众,但智瑶的缺点也很致命:狂妄自大,贪图小利,刚愎自用。战国秦汉以
来,论者多把智伯与吴王夫差相提并论,看作是骄傲轻敌、“极武而亡”的典型例子。
举一个例子:
《东周列国志》记载:智瑶在兰台请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饮宴。席间,智
瑶拿出一副卞庄刺虎的画作。卞庄刺虎,讲的是两只老虎为争牛肉打架,卞庄等到两虎
斗得一死一伤,一举上去击杀两虎。不过,智瑶拿出的画,却是三只虎。画上题
词:“三虎啖羊,势在必争。其斗可俟,其倦可乘。一举兼收,卞庄之能!”意思很明
显,智瑶是卞庄,韩赵魏三家是老虎。
不仅如此,智伯一边看画,一边戏谑地对韩虎说:“我曾经翻阅各种史书,在各诸侯国
中,和你名字一样的人,齐国有个人叫高虎,郑国有个人叫罕虎,现在加上你,就可以
凑够三只虎了。”这时,韩虎家臣段规看不过眼,站出来对智瑶说:“按照礼仪的要
求,不能够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这是很忌讳的事。你却偏偏这样戏弄我的主公,是不
是太过份了?” 智瑶不仅不收敛,还笑话段规天生矮小,头顶才到智瑶胸口的位置。
大家面面相觑,韩虎借机退席。
智果听到这件事后,规劝智瑶成就大事,要搞好团结,待人苛刻会激起别人的反叛心
理,招来灾祸。智瑶不以为然,竟然说:“他们的生死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找他们麻
烦,就不错了,谁还敢兴风作浪!”
因为狂傲自大,言语刻薄。大家慑于他的势力,都忍气吞声。直到晋阳之战。
智瑶,提出名为恢复晋国霸业,实为增强自己实力的号召。带头向晋国国君捐献土地
(当时奴隶制社会,国君势弱,土地反倒不如大臣封邑),韩氏、魏氏也随后献出封
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出封邑。于是智瑶率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于晋阳大战。在即
将获胜之际,韩、魏两家害怕智瑶反手攻击,突然倒戈,与赵氏联合以水倒灌智氏大
营。智瑶兵败被杀,头骨被赵氏做成酒器。韩、魏、赵三家瓜分智氏封邑,智氏家族两
百多人惨遭杀戮。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对此,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意图很明显:能力强,更要注重人品和
德行。原因很简单,事业做大后,很多事情都是靠各种关系。好的人品和德行,能够招
来朋友,坏的则不然。正如一句老话:职场之上,向下看,都是笑脸。向上看,都是屁
股。如果人脉人品差。工作或者事业疏漏,别人不仅不帮,看笑话,更有可能落井下
石。智瑶能力出众,败就败在自大不留口德。让合作者惧怕,难以信任。最终被自己的
弱点害了事业和家族性命。
--
FROM 124.20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