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认为“两者大概率是同源的”,那么需要两方面的证据:
第一,需要找到圣书体文字与甲骨文在个体文字级别的对应关系;
第二,需要在传播路径上,即从西亚到东亚路径上相对应的考古遗迹;
目前这两者都没有什么证据,就说“大概率”什么的,未免太草率了。
2、关于“被专门用于占卜”和“表音的作用就不再突出”等,目前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证据。甲骨文中一样有很多形声字和同音假借字。并没有出现“表意的意向被无限放大”的迹象。
3、古埃及文字,也一样被大量用于宗教相关事务。其中与宗教事务直接相关的圣书体,其字体还非常稳定。
【 在 runf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方块字,两者大概率是同源的。
: 很可能是由于汉字经历了甲骨文这个发展阶段,方块字被专门用于占卜。占卜时表音的作用就不再突出了,表意的意向作用被无限放大,才发展成后来汉字的模样。
: 古埃及那边没发展方块字占卜技术,于是文字的发展方向和东亚迥然不同。
: ...................
--
FROM 1.2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