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和卫霍的比较,在本班也是一个月经话题了。今天偶尔有时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为啥李广的名气远远超过他的爵位,甚至超过战绩和爵位与远高的卫霍。
(一)李广的战斗模式的战略意义被低估。
翻看太史公的史记,我们发现,李广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主要打的是边境摩擦战,或者是狭路相逢的遭遇战。在汉朝与匈奴强弱反转之前,李广几乎做遍了汉朝北部边郡汉军统领,每到一地,几乎是逢敌必战,以至于皇帝担心李广阵亡给汉军士气带来打击,专门派使者要求李广不得浪战。
然而,换个角度,从汉朝边地的军民的角度出发,李广的频繁出战,而且至少和匈奴人杀伤相当,带来的直接意义就是——保一方太平。在李广的记录里面,我们没看到斩首多少级,的记录,看到的是匈奴人数载不敢犯边的记录。
我们从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出发,秦汉时代,边将天天打摩擦战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秦汉都是首功制,匈奴人来去如风,如果不是大的歼灭战,即便挫败匈奴的侵犯,他们骑着马逃跑,你打了胜仗也捞不到几个首级。所以,摩擦战对边将来说,实属收益小,风险大的操作。精致利己主义的将领的最佳选择,就是拥兵自守,放匈奴入关,待匈奴劫掠之后,有机会就砍几个脑袋,没机会就尾随出镜,一如明末那帮将领所做的。
对边地的军民来说,李广对汉匈边境摩擦战的积极反应,保护了一方太平的意义,边地军民看得见的,李广是保护一方太平的将领,而不是后世那种眼里只有军功的精致利己主义的将领。所以,李广在汉朝北边军民当中一直深受拥护,哪怕他多次遇险,甚至全军覆没,将士也愿意追随,这种威望不是史记当中一句“李将军简易”,就能解释的。
从战略上看,只有象李广这样一大批敢于并且善于打小规模摩擦战的将领存在,汉朝对匈奴对中间缓冲区的争夺才能成功。长期以来,匈奴军队是进攻方,拥有集中兵力,选择发起战斗的时机和地点的优势。我们经常在史书上看到,某年匈奴入侵,打破几个城堡,斩杀多少人而去。汉军是相对静止的,每一次面对匈奴军队的入侵,汉军在短时间内都是弱势的一方,只有极少数的情况才是优势一方。这就要求每一个边地汉军将领面对匈奴入侵都要有以少击众的勇气,和能力。一汉当五胡,不是一种夸耀,某种程度,是一种必须。
摩擦战的意义不在于一场或者两场战斗的胜败,而在于通过坚持不屈的战斗,持续不断地给入侵的匈奴人放血,让他们不能毫无代价的侵入汉地劫掠,更不能深入内地。毫无疑问,整个汉朝,匈奴都做不到毫无代价或者小代价劫掠汉地,这和后世金国、蒙古、后金对汉地的劫掠的损益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打一个例子,日军在侵华期间,也陷入了和八路军的长期的摩擦战。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的敌后战场,除了百团大战,几乎找不到一场规模正面战场相比的,但八路军坚持长期的摩擦战,战略上粉碎了日军以战养战的目的,整个侵华期间,日军一直在不断失血,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经济上,甚至是处于亏损状态。
所以,李广为代表的早期汉朝将领和匈奴人之间的小规模摩擦战的战略意义,其实是因为史书无法一一记载,而被大大低估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20.24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