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择食第二法,就是两食之月距地心相等。如果同在本轮之最高,或者最低,不论左右。若想定其左右,
则以恒星经度测之。如果两食之经度相等,加时相等,那么它或在左,或在右也相等。
得到月转分之所在相等,就可以测月食前月体之直径,如果直径相等,那么其距离地心必然相等
(测月体有本法本论,见后篇),可免第二三差的原因。
如上所说,想求月平行率,必须用各率均齐之前后两食。如果得到此前后食,必须考察古之传记。今考察
21史各天文志,大都有年月日,而无时刻分秒,经纬度数。那么怎么取呢?不得已借用西历,会通用之。
又考古至百千年以上,如果用朝代年号,则纷纶不齐,如果用甲子,则细碎无纪,所以近古有虚立积年略如
章蔀纪元法,以19年为1章,28章为1表,15表为1总,1总有420章7980年,每年为365日1/4日,每4年加1日,
为366日(见历指说一卷)。今用此推算,通以历代纪年,则作法很简单,仍然不妨碍符合。崇祯元年为
总期6341年。
总期的4286年为周考王14年癸丑,西史默冬,推定19年而太阴满自行本轮之周,再与太阳同度
(每年365又1/4日,为235月)。这称为章岁。汉史所谓行之终,就是复会于端点的意思。
西历所谓的金数,用以求月之日(所谓求月之日,就是于太阳月之某日,求太阴之日数,
法以19数及通闰数推之,别有本论)。崇祯元年为章岁之第14,通闰得24日(西数),虽然如此,
还未能确见分齐。例如汉人以章月平分,推太阴各日平行,为13度19分度之7,后世识其疏漏,
因而代代改率,然而不于千数百年间详细考察天行,得其决定均齐之数,未免揣摩影响。
西史依巴谷用实法考验,定为340年平年又82日4刻(所谓平年,就是古法365日,无余分),或
126007日4刻,就是两交食各率齐同的实际距离。在时交会转终皆复其始(所谓交会,就是太阳之行,
其节气之行满一周为定望;所谓转终,就是太阴之本轮自行度,也满周而重复到原处)计算其中积,
其交会者4267,其转终者4573。
以中积分(126007日4刻)为实,交会数(4267)为法,而得一会望策,29日31分50秒08微20织
(古西法以60分为1日),或者29日50刻14分03秒(今西法),通率为29日6时(每日12时)三刻
(每时8刻)5分90秒27微。
--
FROM 118.1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