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河以西不是后金控制区。
后金在辽河以东,明军在锦州(皇太极划的明军不可越过线是大凌河),中间是无人缓冲区。
2.长期围困吃亏的是后金。(按3年吃完存粮城破)
A)明军吃城里的粮,后金几万人的粮食,要陆路运输500里,整整3年。对后金的经济压力巨大。
B)明军住3年房子,后金住3年野地。
C)后金是抢劫民族,3年风餐露宿,最后屁也没抢到。下次就没人愿意围城了。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的借口是抢到了人口[明军投降])
D)围完城破,后金退回沈阳。明军再修一次城回到起点,下次后金也没人愿意围城了。
3.不援助一点问题没有。
宁锦之战,袁崇焕坚持不救援,大胜。
北宋平夏城之战,北宋军队坚持不援救,大胜。
松锦初期,洪承畴也坚持不援救,后来被崇祯逼的。
4.明朝缺的是时间。
1-2万人,换3年时间关内和平整理内务,太合算了。
何况后金3年围城,元气大伤。后面又要消停1-2年。这就换4-5年时间。
(关宁军有10几万人)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孤悬关外的城池是守不住的,毕竟即使提前存了粮食,若被满清长期围困最终肯定是城破被屠。无论救与不救,吃亏的都是大明,因为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满清手里。
: 1.若救援,正好被满清围点打援,一点点给大明放血;
: 2.若不救,先不说朝廷面临的巨大道德风险,最终结果也难以承受,城中上万精锐官兵要么饿死,要么城破后被屠戮殆尽,损失不是几百万两白银可以弥补的;
: ...................
--
修改:hidenfly FROM 122.9.80.*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