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的统一似乎并不彻底
“完成”可能在汉,但起始可是在秦
没有秦朝对各个流派的削弱,汉不会那么顺利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多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确立,是在当时多家学说书籍在汉初得以恢复的情况下完成的,并非焚书式地强压实现。之所以能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只能说儒家比起别的学说更适应中国,适应大一统的体制。而且儒家思想是经过汉武帝和董仲舒的修整的,类似于西方宗教改革,否则光儒家
: 若以“大统一”而言,遏制多样思想是“正值”
--
FROM 210.72.154.*
究竟是统一时间不够,才没时间消化势力,还是因为统一的新势力相对旧势力依然力
量不够,才使得它们二世而亡呢?一说二世亡国,就说他们荒淫无道,其实大统一时
期的君主未必就比他们纯洁有道
以元明时期云南的统一化进程为例,元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滇西大理贵族(段氏、
赵氏、董氏等)依然以总管或宣慰使的名义控制着云南,社会结构也没太大的变化
(应该还有民族原因)。但一旦明将拿下云南之后,朱元璋马上就废除了大理贵族的
特权和旧有的制度,云南的社会结构也和内地较快地趋于同一
秦灭六国之后,势力的消长变化还没有达到能被其所建立起的典章制度所控制的地
步,二世失国就可以理解了
这些短命的王朝往往建立起新的社会架构,但又被新崛起的势力所替代,制度倒是沿
袭下来...秦的车同轨、书同文;隋的三省六部,科举取士;元的行省制;民国的党
国体制等都被后世所继承就是明证
【 在 alarm (五毛五分五麻袋,来者不拒)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统一的时间还太短,没有时间来消化这些地盘
: 如果不是二世而亡,统治能够在延续百年左右,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
修改:MarkW FROM 114.255.114.*
FROM 114.255.114.*
民国的党国体制被继承。。。
【 在 MarkW (山水行者) 的大作中提到: 】
: 究竟是统一时间不够,才没时间消化势力,还是因为统一的新势力相对旧势力依然力
: 量不够,才使得它们二世而亡呢?一说二世亡国,就说他们荒淫无道,其实大统一时
: 期的君主未必就比他们纯洁有道
: ...................
--
FROM 210.72.154.*
秦的灭亡关键是没有选对王位继承人,统治权交接搞得太失败,这一点和隋类似。
【 在 MarkW (山水行者) 的大作中提到: 】
: 究竟是统一时间不够,才没时间消化势力,还是因为统一的新势力相对旧势力依然力
: 量不够,才使得它们二世而亡呢?一说二世亡国,就说他们荒淫无道,其实大统一时
: 期的君主未必就比他们纯洁有道
: ...................
--
FROM 218.240.129.*
隋是摘果子的,南方自己已经基本把自己玩死了,隋不过是过来收尸而已
【 在 lamblamb (笨羊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FROM 219.140.178.*
雄才大略的君主身后倒是往往有个弱子孙,如果不想子孙弱,似乎就得充分得互相斗一番,才能挑出胜利者?
【 在 alarm (五毛五分五麻袋,来者不拒)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的灭亡关键是没有选对王位继承人,统治权交接搞得太失败,这一点和隋类似。
--
FROM 166.111.49.*
非也,李渊-李世民父子,朱元璋-朱棣父子,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都挺强
要说继承人相互争斗,胡亥和扶苏不也争斗得你死我活的么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的大作中提到: 】
: 雄才大略的君主身后倒是往往有个弱子孙,如果不想子孙弱,似乎就得充分得互
: 相斗一番,才能挑出胜利者?
--
FROM 218.240.129.*
世民干掉了太子。
朱蓠干掉了自己侄子
【 在 alarm (五毛五分五麻袋,来者不拒)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也,李渊-李世民父子,朱元璋-朱棣父子,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都挺强
: 要说继承人相互争斗,胡亥和扶苏不也争斗得你死我活的么
--
FROM 123.120.33.*
若黄仁宇的说法,留下了“上层建筑”这个“遗产” ^_^
【 在 rul (五毛五分兼得才是王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这个过渡都很难算上,没有正经的遗产留下来
: 秦隋不管这么说是定了大方向的
--
FROM 116.227.168.*
【 在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若黄仁宇的说法,留下了“上层建筑”这个“遗产” ^_^
上层建筑的遗产,包括近代铁路、法律、公众和军事教育等
体系,多数是晚清和北洋留下来的,国府的遗产以法币制度为主 :P
--
FROM 210.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