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两汉酷吏乱谈 一 何为酷吏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
-----------张释之
元鼎二年,雪,平地厚五尺。是岁,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丞相严青翟坐与三长史谋陷汤,青翟自杀,三长史皆弃市。
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是岁,民不占缗钱有告者,以半畀之。
-----------汉书 五行志
一 何为酷吏
什么是酷吏?
刑罚暴酷,轻绝人命(—晁错《举贤良对策》)
如果用信号检测来打个比方:惩罚恶人(击中),制造冤狱(误报), 遗漏包庇恶人(漏报),安抚好人平反冤狱(正确放弃)。那么酷吏的特点大概是,误报率高,相应的正确放弃率低。
针对击中率这个指标,又可以区分正直型酷吏和阿附型酷吏。正直型酷吏,误报率高,击中率也高。虽然滥杀了许多好人,但也惩治了不少恶人。阿附型酷吏,误报率高,漏报率高。专拿无权势的人开刀,同时包庇有势力的恶人。
酷吏的产生和延续,有中央的原因:皇帝需要能绝对执行其个人意志的忠实爪牙。也有基层的原因:对地方官员来说,最重要的政绩指标是征赋和捕盗的表现。而滥用刑罚是提高税收数量和捕盗数量最快捷的办法。
而本文有兴趣讨论的是,正直型酷吏(如郅都)演化成阿附型酷吏(如王温舒)的过程.
--
FROM 61.54.231.*
原创?
【 在 Arjuna (莫比克拉达)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
: -----------张释之
: 元鼎二年,雪,平地厚五尺。是岁,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丞相严青翟坐与三长史谋陷汤,青翟自杀,三长史皆弃市。
: ...................
--
FROM 221.222.220.*
西汉的酷吏实际上是新兴的中央皇权在打击先秦以来形成的民间社会力量时创造并
依靠的一个工具
至于他们判案判得对不对,严不严,倒是次要问题了
【 在 Arjuna (莫比克拉达)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
: -----------张释之
: 元鼎二年,雪,平地厚五尺。是岁,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丞相严青翟坐与三长史谋陷汤,青翟自杀,三长史皆弃市。
: ...................
--
FROM 222.134.162.*
说到正直型酷吏,我就想起来悲惨世界里的沙威
【 在 Arjuna (莫比克拉达)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
: -----------张释之
: 元鼎二年,雪,平地厚五尺。是岁,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丞相严青翟坐与三长史谋陷汤,青翟自杀,三长史皆弃市。
: ...................
--
FROM 170.148.96.*
沙威谈不上正直吧,就欺负芳汀那一段。
我觉得他算偏执型。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到正直型酷吏,我就想起来悲惨世界里的沙威
--
FROM 221.219.63.*
但是他自己没有贪赃,而且从他的内心来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当时的法律和社会秩序。悲惨世界的悲惨是整个社会制度的悲惨,而不是某一个人。沙威只是一个要维护这一悲惨世界的秩序的悲惨走卒罢了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沙威谈不上正直吧,就欺负芳汀那一段。
: 我觉得他算偏执型。
--
FROM 170.148.96.*
这样的宏观判断当然对。我关心的是酷吏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变化.不过因为了解的其他资料有限,写时常常就拘泥于品格等琐碎问题了.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汉的酷吏实际上是新兴的中央皇权在打击先秦以来形成的民间社会力量时创造并
: 依靠的一个工具
: 至于他们判案判得对不对,严不严,倒是次要问题了
: ...................
--
FROM 61.54.231.*
讨论两汉先秦的社会史,就是很容易脸谱化,翻来覆去讨论的就那么几个人。
【 在 Arjuna (莫比克拉达)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宏观判断当然对。我关心的是酷吏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变化.不过因为了解的其他资料有限,写时常常就拘泥于品格等琐碎问题了.
--
FROM 159.226.159.*
酷吏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汉的酷吏实际上是新兴的中央皇权在打击先秦以来形成的民间社会力量时创造并
: 依靠的一个工具
: 至于他们判案判得对不对,严不严,倒是次要问题了
: ...................
--
FROM 221.217.50.*
也不是吧. 先秦两汉的史实不够详细,新内容时有出土.还是比较活跃的,
尤其是文化国学方面.
晚清之后的反而不够活跃,主要是没有新的史实注入,
对旧史实的解释框框又比较紧.
【 在 cannan (扁舟不系) 的大作中提到: 】
: 讨论两汉先秦的社会史,就是很容易脸谱化,翻来覆去讨论的就那么几个人。
--
FROM 68.11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