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GuoXue 讨论区 】
发信人: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信区: GuoXue
标 题: 陆游与中国诗学之衰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Mar 30 17:07:43 2009), 转信
mazarin认为汉大赋、汉乐府倍儿理性,其实很多人有同样感觉。最早的时候中国的诗歌还是比较注重人文主义的。汉大赋、汉乐府篇幅都比较长,注重锤炼,技术性较强,因此只要肯下功夫,就可以写得好文章。如左思本属庸才,但能用功,终于做出了《三都赋》这样的名篇,一时洛阳纸贵。这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讲究入世的儒家思想是有极大关联的(儒家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思想)。后来儒家思想受到佛老的排挤,终于再难出现如汉大赋、汉乐府这样理性的文章了。李杜号称诗坛双子星,但具都有所失,李白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和他受道家思想有关。杜甫虽是苦儒,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做诗用功极深,但又不免僵化于格律诗。白居易倡导儒学,复兴乐府,但终于独木难支。到了宋代,理学篡改儒学,引佛老入儒,造成很坏的影响。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体现的纯粹就是“禅”的思想。由于远离人文主义的儒学又尤其受到“禅”的影响,诗歌一步步走向堕落。再也写不出如汉大赋、汉乐府这样理性的长诗而只能写“妙手偶得”的小诗了。
大家意见咋样?
--
修改:fordabao FROM 211.151.248.*
FROM 211.15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