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昏主天祚帝
契丹辽朝灭亡前夕,出现过两员能征惯战的大将,一个是耶律大石,还一个就是耶律余睹。那时候大石不过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才刚拜为统兵将领,资历很浅,威望也低,耶律余睹可不一样,他出身早,名声大了去了。
余睹,也写作余都姑,乃是皇亲帝胄,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排辈,但论起血缘关系来,他应该比大石距离耶律延禧更近。不仅如此,他和耶律延禧按照民间俗话来说,还算是“担挑”,也就是说两人的老婆乃是姐妹关系。
耶律延禧身为皇帝,三宫六院的,有一大群老婆,皇后萧氏以下,地位最高的共有三人,即德妃、文妃和元妃,也全都姓萧。其中的萧文妃就是耶律余睹老婆的姐姐,而萧元妃则是枢密使萧奉先的妹妹。萧文妃生个儿子叫敖卢斡,封为晋王,萧元妃生两个儿子叫耶律定、耶律宁,封为秦王和许王——谁都想让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当太子,将来好继位登基,耶律余睹和萧奉先两人因此就展开了明争暗斗。
一开始算是耶律余睹派占了上风,因为据说晋王敖卢斡为人贤明,威望很高,耶律延禧也多次透露出想立这个儿子做皇太子的意思。萧奉先一看情况不妙,就兵行险着,指示党羽污蔑耶律余睹、耶律挞曷里和驸马萧昱等人密谋发动政变,拥立敖卢斡当皇帝,而把耶律延禧赶下台去做混吃等死的太上皇。
这是公元1121年正月里发生的事情,当时耶律延禧在南京析津府躲避女真兵的锋芒,而耶律余睹则官拜金吾卫大将军、东路都统,正带兵在前线打仗。前面提到的那个耶律挞曷里,也和他们是“担挑”,娶了萧文妃和耶律余睹老婆的大姐做夫人,这位大姐很想念自己的三妹,就跑去军前探望(不知道为什么余睹出兵打仗,还要把老婆带在身边)。萧奉先这下可逮到机会了,就向耶律延禧进谗言,说:“那女人是奉了挞曷里的命令去的呀,他们不是姐妹欢聚,而是找余睹策划阴谋去了!”
昏庸的耶律延禧竟然听信谗言,立刻下令处死挞曷里和萧昱全家,还把萧文妃给赐死了。他当然也不会放过耶律余睹,可是消息不密,余睹在前线先得到了噩耗,又是悲痛,又是恐惧,知道自己一旦被捕就毫无活路,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干脆抛家去国吧,反正家等于已经没了,而这个国也不值得自己留恋了,于是就带着千余名亲信骑兵驰出军帐,跑去投靠女真人。
耶律延禧闻报,急忙派遣五名重臣——知奚王府事萧遐买、北府宰相萧德恭、大常衮耶律谛里姑、归州观察使萧和尚奴、四军太师萧干——领兵前去追捕耶律余睹。然而这五个人追了一程,突然停下脚步,互相商量说:“主上现在就听萧奉先的话,而萧奉先素来和咱们不对付。余睹是宗室里数一数二的豪杰,因为不肯屈居于萧奉先之下而遭到陷害。咱们今天抓了余睹,就不怕明天自己也变成余睹吗?”干脆驳马回朝,禀报说:“倒霉,没追上。”
且说余睹一路惶徨,如同丧家之犬,数番回头,不见追兵,这才终于松下一口气来。他投到女真军中,阿骨打大喜过望:“来得好呀,你原来在契丹当什么官,到咱们这里仍旧当什么官!”封为都统,要他做向导和先锋官,西进去攻取泽州和南京析津府。
消息传来,耶律延禧吓得魂飞天外——自己可是杀了余睹老婆的大仇人呀,他要是回来还能留我的命吗?他一琢磨,不行,这南京也呆不住了,我还得躲!
于是留下秦晋国王耶律淳、南府宰相张琳、参知政事李处温等人继续守护南京,耶律延禧藉口打猎,逃出析津府,穿过居庸关,匆忙地跑到鸳鸯泊去了。所谓鸳鸯泊,乃是一片大湖,据说湖中有很多鸳鸯栖息,所以得了这个名字,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河北省张北县西北部。鸳鸯泊附近本就有大片好猎场,不仅仅契丹辽的皇帝,后来金朝的皇帝、元朝的皇帝,也都喜欢到这里来打猎玩耍。
就在耶律延禧逃出南京城之前不久,泽州就已经被金兵给拿下了。他在鸳鸯泊呆着,整天好象热锅上的蚂蚁,突然得报,余睹领着兵不去攻打南京城,反倒直奔鸳鸯泊而来。“啊呀,他知道我在这里,这可怎么办?”耶律延禧急忙向萧奉先问计。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还信任萧奉先呢,这不是倒霉催的吗?且说这萧奉先出馊主意不是一回两回了,当初完颜阿骨打在“头鱼宴”上冲撞了耶律延禧,耶律延禧就起过杀心,是萧奉先说:“您何必跟一个粗人一般见识,他们小地方的蛮子,能干出什么来呀?”生给按住了。好,完颜阿骨打能干出什么来,这下他们君臣算是都看见了。
等到耶律延禧在鸳鸯泊团团乱转,萧奉先又开始胡说八道了,他建议说:“余睹也是宗室,不会想要灭掉自己母国的,他的目的始终如一,就是想老婆的外甥、晋王敖卢斡当皇帝。咱们不如把敖卢斡宰了,绝了他的念头,他自然就退兵回去了。”
都这个时候了,他还一门心思想要干掉晋王,让自己的外甥秦王当太子呢,奸贼奸到这种程度,古往今来都不算太多。当然,昏君昏到耶律延禧那样的,掰着手指也能数出数来,他还真就信了萧奉先的话,为了自己保命,一条白绫赐死了亲儿子敖卢斡。
前面说过,这个敖卢斡素有贤名,也有威望,他这一无辜遇害,契丹兵将们无不伤心落泪,军心更加涣散,而那边耶律余睹是不依不饶,继续迅猛进兵。耶律延禧在鸳鸯泊也呆不下去了,干脆率领五千骑兵向西逃往西京大同府。他逃得这叫凄惨慌张呀,在渡过桑干河的时候,竟然把传国玉玺都给掉河里了,也没空去捞寻。
几乎同一时刻,奚王萧遐买在北安州(在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西)吃了败仗,全军皆降。这个萧遐买又写作萧霞末,去年他受命去追赶余睹的时候,还是知奚王府事,也就是奚王府里的最高官员,因为余睹的逃亡,耶律延禧匆忙收买人心,封了他做奚王,好嘛,王位坐下还不到一年,他就也步了余睹的后尘,归降金兵了。于是金兵进军更为迅速,耶律延禧在大同府还没等坐稳,就又匆匆上马,转道去了白水泊(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北)。
想当初耶律延禧刚逃出南京城的时候,萧奉先就劝他说:“女真蛮子最多也就拿下咱们的中京,他们不可能远离巢穴,陛下不用惊慌。”可是都到了这份上了,金兵还是紧追不舍,耶律余睹问萧奉先:“你说他们不可能远离巢穴,现在怎么样?现在又该怎么办?”萧奉先回答说:“陛下还得往西去,去夹山(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吧,这里太危险……”
事到如今,就算白痴也不会再信萧奉先的胡话了。可是耶律延禧在杀耶律挞曷里、萧昱等人的时候,眉头皱都不皱,多年昏君奸臣相得益彰,他却有点下不去手杀萧奉先,只是喝骂说:“都是你们父子误我,现在杀了你也无法挽回了。算了,你滚蛋吧,别再跟着我。哪天兵将们忍不住了要宰你,会连累到我……”
萧奉先的下场很戏剧性,也很可悲。他和儿子萧昂、萧昱(不是前面所说被杀的驸马萧昱)呼天喊地、抹着眼泪被赶出营去,随即就给从人捆绑起来,送去献给了女真兵。也不知道为什么,女真人宰了萧昂,却懒得再杀另外两个,派人送了回来。走到半道,碰上契丹兵,杀散女真护卫,抢回萧氏父子,又献给了耶律延禧。耶律延禧一看,怎么,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这是天要我杀你呀!于是赐萧奉先和萧昱一死。
拉拉杂杂说了那么多,主要为的说明逃跑皇帝耶律延禧多么昏庸,碰上这般昏君,碰上如此时势,耶律大石等人在南京做出其后的种种事情来,也就不奇怪并且不应该受到责备了。前面说过,大石在1122年之前,也就是耶律延禧还呆在南京析津府的时候,担任着辽兴军节度使的要职,权力不小,所以后来参知政事李处温要巴巴地跑去和他商议大计。
李处温是析津府本地人,他的伯父李俨和萧奉先关系很好,所以李俨死了以后,萧奉先就推荐李处温当宰相的副手参知政事。按照契丹辽朝的官制,北面官管游牧民族,南面官管农耕民族,北面的权力比南面要大一点,北面官里面地位不算最高但直接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要职,就是南、北两府的宰相,以及他们的副手参知政事。所以当耶律延禧逃出析津府以后,留守政府的核心人物就剩下南府宰相张琳和李处温两个人了。
耶律延禧驻扎在鸳鸯泊的时候,和南京城里还保持着联络,等他西走大同府,留守政府连续几天都得不着皇帝的消息。当时谣言满天飞,有说皇帝已经死了的,还有说皇帝被女真兵捉住了的,留守政府内部理所当然地乱成了一锅粥。李处温和堂弟李处能、儿子李奭商量,说不如拥戴留守的秦晋国王耶律淳当皇帝吧,可是自己虽然贵为副宰相,势单力孤,又是汉人,恐怕难以服众,还得找几个人来声援,这件大事才做得成。
找谁声援才好呢?南府宰相张琳也和自己一样,是光杆的汉人官僚,起不了什么作用。父子兄弟三人商量来商量去,觉得有三个人是一定要拉拢的:
第一个是手握朝廷军事大权的镇国大将军、都统萧干——前面提到过,他也是故意放走耶律余睹的五名重臣之一;第二个就是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还有一个是怨军八营都详稳(契丹语,长官的意思)郭药师。
所谓“怨军”,乃是由逃亡流散的辽东居民所组成的一支新军队,成员主要是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这些人因为女真兵南下而失去了家园,满腔愤恨,一心想和金兵干仗复仇,于是契丹辽朝就把他们编组成军,设置了怨军八营都详稳司来管理,主将也就是都详稳郭药师乃是个渤海人。
李处温先去找上述这三个人商量,得到了同心协力的保证,然后再去找南府宰相张琳。张琳听了他的来意,一个劲儿摇头:“皇帝是生是死,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这时候为了大局考虑,让秦晋国王做监国是对的,拥戴他当皇帝就过份了。你这是想造反呀!”
李处温劝他说:“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时局艰险,咱们干事不能太瞻前顾后。”随即抖出料来,萧干、耶律大石和郭药师都答应了,我现在兵权在握,你反对也是无效的。事情到了这一步,张琳没有办法,也只好勉强依从。
就这样,一个在历史上被称为“北辽”的短命政权建立起来了,大石在这个政权中算是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他即将展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表演。
【 在 bluecloud (布鲁·克劳德)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大磐石是林牙
: 耶律大石,很明显“耶律”是他的姓,“大石”是他的名。且说耶律是契丹辽的国姓,《辽史》上就记载说,“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他更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代孙子,是远支皇亲。问题是,大石这个名字,究竟是契丹名呢,还是汉名呢?
: 要知道,当时很多契丹和女真的贵族因为仰慕中原文化,全都给自己起一个汉名。比如耶律阿保机的汉名是耶律亿,完颜阿骨打的汉名是完颜旻,甚至前面提到过的耶律隆绪,他的契丹名字都史无所载了,耶律宗真的契丹名字夷不堇也很少有人知道。
: ...................
--
FROM 218.2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