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阿即思
亦卜拉欣三世战死以后,继承桃花石汗宝座的是阿里.本.哈桑。阿拉伯人本是无姓的,习惯在名字后面加个“本”,再加上父名,中亚细亚的回鹘人大多伊斯兰化了,也接受了阿拉伯人的命名规则,所以阿里.本.哈桑的意思就是哈桑的儿子阿里,他的父亲乃是曾经做过一任桃花石汗的哈桑特勤——“特勤”是回鹘语“王子”之意。亦卜拉欣三世曝尸荒野,他的儿子们都还年幼,于是同样拥有继承资格的年长的阿里就成为新的桃花石汗,也称“恰克雷汗”。
阿里重新积聚力量,图谋反攻,终于在回历五五三年(1158~1159年),也就是亦卜拉欣三世被杀三年后,杀死了葛逻禄人名义上的领袖比古汗。葛逻禄人因此遭受重创,艾亚尔伯克、拉钦伯克等人保护着比古汗的儿子们仓惶逃出河中地区。可他们该到哪里去呢?再去请求西辽的支援吗?那是不可能的。西喀喇汗国现在是西辽的附庸,只要没有违逆菊儿汗的意志,没有想要摆脱西辽的控制,国内再怎么闹,夷列肯定是不会管的。这伙人想来想去,周边最大的、可以依靠的势力除了西辽就只有花剌子模了,不如逃到花剌子模去吧。
花剌子模这些年可真是抖了起来,虽说名义上臣服于虎思斡耳朵,还得年年缴税,但终究“天高皇帝远”,它和西辽中间还隔了一个西喀喇汗国,菊儿汗根本就管不到那么遥远的地方,由得他们胡作非为。尤其是,西辽的几个附庸国,高昌回鹘周边是吐蕃、西夏和金朝,没什么地方好发展,东喀喇汗国邻着吐蕃,西喀喇汗国邻着花剌子模,也都受到同样的局限,只有花剌子模向西、向南一望,大片混沌,可以混水摸鱼。
花剌子模第二代沙阿即思原本的理想不过是谋求独立,可是桑贾尔在卡特万吃了大败仗以后,他就改变策略,转守为攻,开始有计划地蚕食塞尔柱帝国的领土。在向西辽表示臣服,糊弄走了额尔布思以后,阿即思立刻就发兵杀入呼罗珊,攻陷了塞尔柱的首都谋夫,杀死和带走了一些当地的宗教学者,还把桑贾尔的国库抢掠一空。1142年春天,阿即思再度攻入呼罗珊,拿下了历史名城你沙不儿(即今天的伊朗呼罗珊省内沙布尔)。
可是终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桑贾尔逐渐在呼罗珊站稳了脚跟,恢复了统治,就于1143年4月发起反攻。估计因为耶律大石的去世,西辽暂时没有精力前去救援,阿即思吃了败仗,被迫再次向桑贾尔表示臣服,还把前两年抢到的财宝全都还了回去——当然,他也并没有放弃和西辽的隶属关系。
与西辽派一名沙黑纳到阿即思身边负责监视和收税相同,桑贾尔知道自己一口吃不下花剌子模,并且也怕再次惹恼了西辽的契丹政权,于是就接受了阿即思的投降,派一个名叫阿的布.沙比尔的诗人做自己的代理人来到花剌子模。阿的布.沙比尔不负所托,到了没几天就打听出一个大阴谋来,据说阿即思打仗打不赢,打算玩阴的,派了两个信奉伊斯玛仪派的花剌子模人去刺杀桑贾尔。
阿的布.沙比尔马上写了一封密信,详细描述两名刺客的外貌特征,让一个老太婆把信藏在靴子里,悄悄带到谋夫,呈递给桑贾尔。桑贾尔得信大怒如狂,按图索骥,在旅馆里找到那两名刺客,立即处以死刑。
消息传回花剌子模,阿即思也怒了,并且不考虑后果地把阿的布.沙比尔逮捕起来,扔到阿姆河里喂了鱼。于是两国关系再度破裂,1147年10到11月间,桑贾尔第三次率领大军进攻花剌子模。阿即思知道自己还是打不过,就请一位扎希德阿胡普昔(意为“穿鹿皮的隐士”)出山,带着礼物去桑贾尔军中,为花剌子模的人民求情。苏丹桑贾尔答应再一次饶恕这个反复五常、变色龙一般的家伙,但要阿即思亲自前往阿姆河畔来对自己表示臣服。
1148年6月2日,阿即思来到阿姆河畔会见桑贾尔,但不知道他又找到了什么靠山,态度变得非常的傲慢。照理说参见宗主国的君王,表示臣服,就算不跪下磕头,也总得下马致敬吧,但阿即思只是在马背上略微欠了欠身体,然后还没等桑贾尔驳马离去,他自己先掉头跑了。桑贾尔倒不愧是一代枭雄,虽然每况愈下,逐渐走向自己的末路,终究君王的气概还在,虽然很不满阿即思的态度,然而既然有言在先,答应了对方的臣服,也就不再前进,退兵回去了。
阿即思此人的顽强不屈和权谋诈术,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且说当他和桑贾尔争斗的时候,锡尔河中游的历史名城毡的(在今天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东南方)落到了西喀喇汗国原桃花石汗马合木的儿子喀马拉丁手里。阿即思和喀马拉丁一贯关系很好,因此虽然非常垂涎毡的,他却不立刻撕下脸皮来发动进攻,反而在1152年春天邀请喀马拉丁去一起进攻钦察人。喀马拉丁一开始毫无警觉,同意了,但等到阿即思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来到毡的附近后,他终于醒悟过来,弃城而逃。
阿即思派人携带礼物去劝说喀马拉丁回来,说:“你我至交好友,我又怎么会伤害你呢?”可是喀马拉丁一回到毡的,立刻就被阿即思囚禁了起来,把他一直关押到死。阿即思随即把毡的城交给自己的长子伊勒.阿尔斯兰管理。
到了1156年,苏丹桑贾尔被古斯人所擒,阿即思立刻抓住这个大好机会,率军进攻塞尔柱辖区内的阿模里(在阿姆河南岸,即今天的土库曼纳巴德)。阿模里守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阿即思发现难以攻克,就写信给桑贾尔,表示效忠和勤王,请求把这座城堡赏赐给自己。但是桑贾尔回复说:“我们不对人吝惜该堡,但先遣伊勒.阿尔斯兰率师来救援我们,然后我们将把阿模里堡和成倍的城堡赏赐给你。”
阿即思当然不是真心想要救援桑贾尔,一看拿不下阿模里堡,干脆就收兵回去了。此后不久,在谋夫登上塞尔柱大君之位的马合木主动写信请求花剌子模的救援,阿即思受邀前往呼罗珊,并且就在途中病倒,终于再也爬不起来了。
阿即思的长子伊勒.阿尔斯兰领兵归国,虽然史料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从蛛丝马迹中看出发生过一场争夺花剌子模王位的斗争。志费尼记载说:“在他(伊勒)到那里(花剌子模)去的途中,所有异密和士兵都发誓效忠于他。他把他的兄弟苏莱曼沙囚禁起来,在后者的额头上看出了他的叛变迹象……”
8月22日,伊勒.阿尔斯兰终于继位成为这一系的第三代花剌子模沙。这个时候,在花剌子模的西方,塞尔柱再难重兴,呼罗珊也乱成一锅粥,在其南方,古尔王朝崛起,伽色尼朝日薄西山。伊勒趁机大肆扩充地盘,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这个小小的花剌子模,即将成为西辽帝国最大的敌人。
1156年在中亚细亚历史上发生过三件大事,分别是桑贾尔的被擒、阿即思的去世和伊勒的继位,以及咱们前面提到过的饥饿草原之战。饥饿草原之战后不久,西喀喇汗国新汗阿里.本.哈桑对境内葛逻禄人发动了全面反攻,于是,葛逻禄贵族们就凄凄惶惶逃往花剌子模,去投奔伊勒。
花剌子模从阿即思开始,就对富庶的河中地区垂涎三尺,这回可算是逮着机会了。拉钦伯克等人跑来哭诉,说“阿里汗杀死了古尔汗,还打算对其他葛逻禄首领动手”,于是花剌子模的新沙伊勒就借口保护葛逻禄人,悍然发兵进攻河中地区。
1158年7月,花剌子模军以流亡葛逻禄人为先锋,进入西喀喇汗国境内,攻陷了蒲华。恰克雷汗阿里一方面把境内的土库曼人召集起来,协助防守首都萨末鞬,一方面急忙派遣使者去向菊儿汗夷列求救。
夷列深晓“以夷制夷”的道理,自己不动手,却下诏给东喀喇汗国的“伊利克—伊.土库曼”亦卜拉欣.本.阿合木,要他出兵相助。那位土库曼王接到诏书,不敢怠慢,急忙亲自点集了一万精兵,浩浩荡荡向西进发。
伊勒在蒲华停留了一段时间,稳定局势,向居民们许下种种诺言,请他们支持自己,然后才东向逼近萨末鞬。阿里沉着应战,双方隔着泽拉夫尚河列阵,小小打了几仗,互有胜负。这个时候,土库曼王领兵到来了,他登高一望,赫,只见花剌子模军武器精良、士气高昂,实在是一支劲旅。土库曼王一想,我这趟来是为的什么呀?就算打赢和赶走了花剌子模人,也不过就赢得阿里一声感谢,和菊儿汗一声称赞而已,损伤自己的军队,结果恐怕什么也捞不着。这样的仗,不打也罢。
于是土库曼王就煽动萨末鞬城内的宗教学者们起来反对战争,说大家都是真主的信徒,不应该自相残杀。阿里抵抗不住这种舆论压力,只好央告宗教学者们去花剌子模军中求和。伊勒一看对方援兵到了,想起西辽帝国辽阔万里,附庸众多,就算自己打赢这一仗,敌人增援源源不断地开到,也总有扛不下去的时候,于是就同意了和谈。
和谈的结果,花剌子模立刻撤兵,阿里则恢复葛逻禄各位首领原本在西喀喇汗国中的职务。
花剌子模和西喀喇汗国之间的这场战争,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葛逻禄人的问题,只是把矛盾藉着和约暂时压制下去而已,可以预见的,时间一长还得出乱子。不过菊儿汗夷列是看不到事情的结局了,他仅仅在位20年,也就是说亲政才13年就去世了,估计死的时候不会超过40岁。
夷列在位的时候,有一种说法,他曾经巡行到可敦城。根据《大金国志》的记载,1156年,也就是饥饿草原之战的同一年,二月份,金朝派左都监婆隆敦进攻曷董城也就是可敦城,“林牙的儿子乌律率领骑兵数百人出入阵前,婆隆敦派人前去对话,乌律遂退”。部分专家认为这个乌律就是夷列,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耶律大石还有第二个儿子。
1156年,夷列已经亲政了,作为一国之君,他似乎没有道理远巡到帝国的最东段,甚至还亲自出马,只率数百人到阵前去和金兵对话。皇帝出马,仪仗是和普通官员不同的,西辽继承契丹辽朝的制度,他们的仪仗队女真人也应该看得懂,如果看到有皇帝或者亲王仪仗出入阵前,婆隆敦会不向上禀报吗?记载中并没有写那个乌律是皇帝或亲王的身份,只有两种可能性:一,记载有所缺失;二,乌律根本就不夷列。
咱们不要忘了,可敦城中曾经除了耶律大石林牙外,还有一个耶律佛顶林牙。大石西征,留下佛顶林牙守城,还曾经一度挫败过耶律余睹的进攻。所以“林牙的儿子乌律”,很可能指的不是大石之子夷列,而是佛顶之子。佛顶既然被托付以留守大任,他的儿子很可能成为留守大将,而如果此时佛顶已死,乌律也很可能子袭父职,成为西辽帝国东部疆土的最高统帅。
拉回来说,西辽仁宗夷列年纪轻轻的就驾崩了,他起码有两个儿子,但是年龄还小,无法亲自主政,按照规矩,还是皇后权国。然而或许因为皇后已经去世,或许因为皇后太没有政治才能,夷列破天荒地把政权移交给了自己的妹妹——耶律普速完。
普速完是耶律大石和萧塔不烟的女儿,为了拉拢开国的第一功臣、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大石(或者塔不烟)把她嫁给萧斡里剌的长子萧朵鲁不为妻。大概因为普速完和她母亲一样,都很有政治头脑,身后又有强大的萧氏家族支持,所以夷列才会请妹妹代自己的儿子执掌朝纲吧。
这倒有点象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了。然而太平公主虽然对朝政有很大的影响力,终究没有亲自主过政,普速完则不同,她登上摄政宝座,改元为崇福,自己给自己冠上“承天太后”的尊号——大概意思是继承自己母亲感天太后的事业——中国五千年的古代史,公主摄政的,就只有她一个而已,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夷列托付得人,他这个妹子果然很有魄力,与众不同。
【 在 bluecloud (布鲁·克劳德)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享太平称绍兴
: 根据《金史》所载,粘割韩奴出使西辽,一去就不回头,谁都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事情,是死是活,因此金朝对于西辽的内情始终是一头雾水,也就拿不出是战是和,或者威逼对方成为属国的策略来,此事就此不了了之了。直到31年以后的1175年,粘拔恩部的酋长撒里雅、寅特斯率领
: 据他们所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 ...................
--
FROM 218.2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