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五帝本纪》和《夏本纪》所载世系情况也很奇怪,不仅与更早的古籍记载不合,而且里面的人名也都古古怪怪,多不见其它典籍,难以考究其来源,这就使人更觉得它有很大问题。
那么,《五帝本纪》和《夏本纪》的世系是怎么来的呢?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予以分析的。下面先把其有关世系之文引如下:
黄帝者,少典之子。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上《五帝本纪》)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夏本纪》)
兹将其所记世系排列如下:
1、黄帝、颛顼的世系:少典-黄帝-昌意-颛顼-鲧-禹
2、帝喾、帝尧的世系:黄帝-玄嚣(青阳)-蟜极-帝喾(高辛)-帝尧
3、帝舜的世系:(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虞舜(重华)
看看这个谱系,帝尧和虞舜之间隔了三代人,说舜接尧的班已经很危险,可是战国时代说尧把女儿嫁给舜,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再看看禹和舜之间也隔了三代人,也就是说禹和尧是同辈同时的人,而比舜要早许多,但是典籍中说禹是接了舜的班——从这一点上已经看出这个谱系的滑稽来了。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又说:
: “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山海经》中帝俊传说与帝舜传说相似之处可无庸论,此外如《国语》和《礼记》便各有一条足以证明舜即是喾。‘商人禘舜而祖契’(《国语·鲁语》)‘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礼记·祭法》)舜与喾分明是
: 根据王国维、郭沫若的说法,那么《五帝本纪》中的五帝班子中竟然有二人是同一个人的分化。但是事情还没完,根据笔者的考证,黄帝也分明也是帝喾(帝舜、帝俊),因为“黄帝”本是作“皇帝”的,也就是“皇皇上帝”、“皇皇后帝”或“皇天上帝”的简称,它只是个神的
: ...................
--
FROM 118.1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