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穷蝉:《史记·三代世表》“颛顼生穷蝉”,《索隐》:“《系本》作穷系。宋衷云:‘一云穷系,谥也。’”也就是说穷蝉也作穷系,这个人名分明是“穷奇”的音变,奇、蝉哥元对转,奇、系群匣旁纽,都是一声之传。穷奇本来是一种吃人的恶兽名,《山海经·西山经》:“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獋狗,是食人”。《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左传·文公十八年》曰:“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史记·五帝本纪》也全文采用了这个说法,《集解》:“服虔曰:‘谓共工氏也。其行穷而好奇。’”《正义》:“谓共工。言毁败信行,恶其忠直,有恶言语,高粉饰之,故谓之穷奇。案常行终必穷极,好谄谀奇异于人也。《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穷奇先由一种恶兽过渡到少皞氏的“不才子”,到了《帝系》就被“拉郎配”式地拉来,稍微改变了一下就变成了颛顼的儿子了。
6、敬康:这个人物就有意思了。在金文中“敬”字是写作“苟”的,“苟”是狗的初文,狗和姤通假,比如《周易》中的“姤”,帛书本里写作“狗”,《后汉书·鲁恭传》:“案《易》五月姤用事”,李注:“姤本多作后,古字通”。故在这里“敬”当作“苟”,读为“后”,“敬康”就是“后康”,而古代可以称“后康”的有夏代的三位君王:太康、中康、少康,夏人称君王为“后”,比如称启为夏后启,称相为夏后相等,也简称为后某,如后杼、后芬、后荒、后泄等,这个“后康”一定是夏代三康中的一位,但是我们现在不能确切知道是谁了。从事迹上来说,太康是失国之君,中康的事迹也不显著,只有少康把夏的天下从寒浞、过浇手里夺回来,《左传·哀公元年》说他“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是夏代的中兴之主,所以这个“敬康”应该就是指夏后少康。《帝系》把“后康”变动了一下写法就写进舜的谱系中了。更让人别扭的是,《帝系》、《五帝本纪》都说敬康是穷蝉的儿子、颛顼的孙子,而《汉书·古今人表》中又说是颛顼产敬康,可见其歧异。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2、昌意、颛顼:昌意、颛顼都见于《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郭璞注:“《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乾荒即韩流也,生帝颛顼。”《海
: 3、玄嚣(青阳):这一代是比较古怪的。《五帝本纪》说玄嚣(青阳)是黄帝之子,《史记索隐》曰:“皇甫谧及宋衷皆云玄嚣青阳,即少昊也。”《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
: 仔细推求,“玄”在金文中作“幺”,高明说:“幺与玄古同字”[7]P.(250).,《说文》:“幺,小也。”而“嚣”、“昊(皞)”为晓匣旁纽双声、宵幽旁转叠韵,读音十分接近。故玄嚣实即“小昊”,古少、小同字,也就是少昊(《路史》即把“少昊”写作“小昊”)。
: ...................
--
FROM 118.1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