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俄法对立是在意料之中。可有两点我想不通:
1. 在英国面前争宠没争过俄法。同样是没有多少殖民地,为啥美国搞门户开放就能成,二德子就非得去抢呢?
2. 两线作战方案这么大的事,为啥搞成密计一样?施里芬方案的前提条件是俄法动员速度差别,又不是公之于众以后对手就能堵住的漏洞。而后勤通过能力这种问题,但凡搞一次司令部演习就能发现吧。这且不说,施里芬方案需要的陆军员额一直都不够,让人感觉德国从未认真准备对法开战一样。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俾斯麦的思路是在扩张的同时尽可能和稀泥,希望能把钢琴弹好。
: 德皇的思路则是既然难以两全,不如明刀明枪的干起来。
: 俾斯麦没有胆子同时与英俄法作战;这事只有年青气盛
: ...................
--
FROM 137.9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