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插图报纸和杂志的首创者是1842年的《伦敦插图新闻》(Illustrated London News)。这种形式立即被西方国家同行们模仿:德国的《莱比锡插图新闻》(Leipziger Illustrirte Zeitung)和法国的《法国插图》(L’illustration in France)(均在1843年建立)以及稍后美国的《哈珀月刊》(Harper’s Monthly)(1850)和《弗兰克o莱斯利画报报纸》(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Newspaper)(1855)。东京骚乱图的所有者和出版者是矢野文雄(1851-1931,也因其笔名矢野龙溪而出名)。 矢野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及政治活动家。他在1884年出访英格兰时,首次与这些出版商,特别是《伦敦插图新闻》和更迟创立的颇具竞争力的仅名为《画报》(The Graphic)的出版商有所接触。我们不知道他读到了什么,但是关于大英帝国和其军事活动是当时图标风格的报刊的基本元素,而这极有可能吸引到了他的注意。矢野认为日本既非常欠缺也非常需要有相当内容和质量的出版物,最终他自己着手开始解决这个需求问题。
矢野在1903年成立了名为《东洋画报》的公司。之后他将该杂志更名为《近事画报》并同样将其出版社更名为近事画报社。当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时,矢野和他信赖的主编,著名的作家国木田独步,准确地察觉到了社会需要稳定的、持续的战争图片和文章。为了表明杂志对于发表战时新闻和图片的承诺,在2月18日那天出版刊物时他们更换了刊物的名字,命名为《战时画报》。自从使用这个新名字的第四期杂志开始(1904年3月20日),矢野 和国木田在封面上添加了日本图文的名字并且给图片添上了英语标题。
名字的变迁意味着两个目标,即向国际受众提供日本对战争的记录,以及在与其它几个记录战时情况的图文刊物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权威性的记录。
从1905年10月,在将杂志名称改回更为一般的近事画报以前,包括9期特刊在内,矢野和国木田共以这个名称推出了68期刊物,发行速度每月超过3期,发行数量大约为5万本。日俄战争点燃了帝国主义民主抗议的熊熊烈火,而且促成这本刊物的产生,能够抓住实质,有助于当时人们和后世子孙理解这一事件。并且刊物上发表的战争情景塑造对 “和平”性社会动乱的一种直观记录,一直延续。
正如伦敦新闻及其它西方刊物所阐述的那样,日本刊物的图文类型包括以文章形式描述关于政治、战争和社会的内容,但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其数量众多的插图。
在西方最早期的这种期刊基本上通过端面木刻技术将图画特征刻到木板上。
同样早期的照片不得不刻在木板上以实现在报刊和杂志上的复制。
经历了19世纪后,新的技术(平版印刷以及灰度印刷)使得照片和手绘插图能够转印到书页上,而不再需要手工篆刻。虽然西方和日本仍有一些美术家和出版商继续利用木板印刷。战时图文包括暴乱特刊,广泛应用了各种成像技术,包括:显著的封面页上使用彩色平版印刷(有些时候可能用到木板印刷),照片和手工绘图(基本上是水彩画和素描)使用灰度印刷,以及叙事文本中插入木板印刷。
战时画报封面样品

从左至右:1904年5月20日 1904年6月10日 1904年12月10日

从左至右:1904年12月20日 1905年3月10日 1905年4月20日

从左至右:1905年六月20日 1905年7月1日 1905年8月10日
从这些样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战时画报》的封面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是非常精美,而且其主题和气氛非常的多变。当然人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封面是饱含民族主义情绪和军事要素的,例如1904年5月20日这一期的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士气高昂的士兵们正在冲入战场。但是我们也可以以从其中发现一些相对平静的场景,例如在林中的士兵(1904年12月20日),甚至于其中的有一些场景甚至试图表现出日本人(在战争中)努力带来和平氛围的场面,例如1904年6月10日这一期的封面中可以看到一艘日本船上正在放出鸽子(实际上可能是通信用的信鸽——译注)。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场景是对于后方支持的描绘,例如为了庆贺胜利而组织的灯笼大游行(1905年7月1日),以及在封面上凸显出明信片这一新兴的通信方式(1905年3月10日)等。那些表现出太阳眼镜(1904年12月10日)以及描绘日美友谊(1905年8月10日)的封面也非常吸引人。这一期封面出现的时间正好是在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市的和平谈判结束后,他纪念了美国战争部长以及罗斯福总统的著名女儿爱丽丝出使日本,并执行这一重大外交使命的过程。
虽然矢野和国木田无疑是日本这种媒体题材的先驱,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将欧洲或美国风格的报纸或杂志带入日本的报社。这个荣誉属于成立于1889年的《风俗画报》。它出色的排版以及有特色的关于文化和习俗插图吸引了当时的日本精英和普通民众。特别是它其中介绍的西式着装和举止经常被拿来日本过去的日常生活做对比。在日清战争(甲午战争,1894-1895)中,一本记录日清战争的月刊——《日清战争实记》——成为了第一批使用大量网目铜版照片的杂志之一。《风俗画报》也使用一张假想的战斗场景作为它的封面来庆祝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其他时候,《风俗画报》很少关注时事政治。《日清战争实记》每月只发行一刊,而且常常只有一些老旧的船只、地貌风景或是将军的肖像画。
相比早期的这些努力,从日俄战争时起这份图文出版物的插图的视觉冲击力和其流行程度一样变得空前。平塚笃,1903年协助国木田创办《东方画报》,他在1908年的一篇关于这位伟大作家的散文中回忆道,当开始刊登国木田于1904年早些时候派往朝鲜的艺术家们发回的插图以后,杂志的销量开始飞升。 平塚对于这些老生常谈的“红极了的作品”配以文字说明,他描述疯狂的努力满足了读者的要求:“有一次,打字机无法停歇,甚至印刷机都要着火。”
除了这些仿照西方期刊的出版物,一个发现是在19世纪日本的充满活力和发展自本土传统的木板印刷的大字报。结合图像与文本,关注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些最早开始出现的时间恰好是西方最早的出版物插图新闻出现前后。被称作瓦版并在德川政权的禁令下流传,它变得繁荣是在19世纪早期。明治维新之后,一个新的法律——如果严密监控——风俗画类型的报纸人气飙升,特别是在西南战争期间。被称为锦绘(即浮世绘),这些都是单页特色是由传统生产木板印刷在充满活力的颜色和短的说明文本,通常是从最近的报纸文章。
在《脱亚》一书中,道尔(John.W.Dower)分析关于中日战争内容的木刻版画是这些广泛传播的“新闻”画的自然结果。正如道尔描述的,在中日战争中,他们对向日本人宣传战争画面和理解战争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正如道尔在书中注释中提到的,十年后形势完全改变。虽然日俄战争中的版画确实描绘了一些强有力的形象,但很多画仅仅是模仿了那些中日战争中的画面。
在日本的两次帝国主义战争过程中,期刊插图出版社比私人印刷具有更大的创造力,拥有更大的读者群。其出版的图画不仅吸收了现代西方的插图优点而且以现实事件为蓝本发展了自有的木版印刷。一些新的关于日俄战争的画册较为短命,但包括日本图册在内其他一些期刊广受欢迎并且获利颇丰。这些高质量艺术品出自日本一些最具才华的年轻艺术家之手。战争期间及随后时间里,包括日本早期最著名的西方艺术教师之一——小山正太郎和他的不同舍画塾的大多数优秀学生在内的一批资深供稿人都曾为日本图册供稿。

政治家河野广中引领一拨人群从日比谷公园游行到皇宫。英文标题是“东京一次伟大的动乱:上图中,河野——众议院前议长在东京民众反和平集会上演讲。
在那个时代,鉴于传统的木版一次能够印刷2千到5千册,日本图画公司(及其竞争对手)鼓吹每本期刊都发行了4到5万本,每本中提供了20到50张不同大小和类型的照片和插图。从数量和对视觉冲击而言,这些图画出版物对刻画战争及随后对日本民众的印象中都起到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手绘图画、水印和木版绘图都更好地表达出当时民众的情感和情绪。而包括社会抗议在内的一些日本帝国时代的政治历史已经得到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并通过英文和日本记录下来,期刊插图制造的视觉记录并不能轻易的从文字以及一些资料中得到。这些图画不仅简单的显示出日本政府由盛转衰,而且是商业媒体及其客户共同积极参与的结果。他们还显示出即使是大批民众也能够支持帝国的原因,他们为民主增加了自己的愿望。
--
修改:sunseraphic FROM 124.78.65.*
FROM 124.7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