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的毁坏
——读通鉴论·卷二十·十四
貞觀十年,定府兵之制,大約與秦、隋銷兵,宋罷方鎮之意略同。府兵者,猶之乎無兵也,而特勞天下之農民於番上之中,是以不三十年,武氏以一婦人輕移唐祚於宮闈,李敬業死而天下靡然順之,無有敢伸義問者,非必無忠憤之思興,力不能也。唐之亂亟矣,未有三十年而無大亂者,非能如漢、宋守成之代,晏安長久也。非玄宗罷府兵,改軍制,則安、史、懷恩、朱泚、河北、西川、淮、蔡之蠭起,唐久為秦、隋,惡能待懿、僖之昏亂,黃巢起而始亡哉?
府軍之制,散處天下,不論其風氣之柔剛、任為兵與否也;多者千二百人,少者百人,星列碁布於隴畝,乃至白首而不知有行陳,季冬習戰,呼號周折,一優人之戲而已。三百人之團正,五十人之隊正,十人之火長,編定而代襲之,無問其堪為統率否也。尤可嗤者,兵械甲裝,無事則輸之庫,征行而後給之,刃鏽不淬,矢屈不檠,晴燥不潤,雨溽不暴,甲冑穿,刀刓弓解,典守之吏,取具而止,倉卒授之而不程以其力,莫能詰也。甲與身不相稱,攻與守不相宜,使操不適用之頑金,衣不蔽身之腐革,甚則剡撓竹以為戈矛,漆敗紙以為盾櫓,其不覆軍陷邑者幾何也?狎為故事,而應以虛文,徒疲敝其民於道路,一月而更,而無適守者無固志,名為有兵六百三十四府,而實無一卒之可憑;故安、史一擁番兵以渡河,而兩都瓦解。蓋天寶初改府兵易彍騎,而因循舊習,未能蠲積玩之弊以更張也。
後世論者,泥古而不知通,猶曰兵制莫善於唐,則何如秦、隋之盡銷弭而猶不驅農民以淪死地乎?詳考府兵之制,知其為戲也,太宗之以弱天下者也。欲弱天下以自弱,則師唐法焉可爾。
【 在 cjohn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天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正好谈到府兵制,似乎跟我08年的体会不谋而合。
: 府兵制比较适合虽然种地或者放牧,但仍习于战斗的边民。若承平日久仍然采用此兵民合一之制,则干扰农民的耕作与休养生息,使得民怨丛生,府兵战斗力废弛。所以唐朝中期由府兵向彍骑(即唐永民书中的“长征健儿”)的转变即无可避免。
--
FROM 216.2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