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转里头提到过孔子
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经一条,传一条
挺严丝合缝的,比如“郑伯克段于鄢”,是典型的“春秋笔法”
而当年的传里面,就详细的解释,为什么叫郑伯,为什么说克
是不是论语里说了一句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才有了这个说法?
bdwm 的国学有篇文章,论证孔子比左丘明大
他说那句话是奖掖后进
不过看着挺费劲的
【 在 Wanderor (这世界变化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传》传的应该不是孔子的《春秋》。可能是原始的《鲁春秋》。
--
修改:whiho FROM 203.93.38.*
FROM 203.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