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曰”这两个字在尚书中是常见词,很多人都“若曰”过
并不是什么天子专用语。
而且即使“共和执政”是指“共伯和执政”,共伯和也绝对
没有称王,即使是纪年也没这么说。
“师某”和“师氏某”是对担任两种不同职务的人的称呼,
前者是干乐师的,后者是军队中的中层干部。金文中的“
白和父”、“师和父”被认为可能就是共伯和,但是并非
确证。
【 在 icepiao (i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共伯摄政”,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 共和行政时期的一件铭器上载有“伯和父若曰”的辞句,这在金文中相当罕见,
: 因为一般只有周天子的语言才冠以“若曰”。
: 这个铭文表明共伯和是称了“王”的。
: 厉王时期的彝铭记载共伯和曾任周王朝的“师”职,又担任过“司马”,皆为军
: 事职务。司马之职管辖王畿地区的军事力量。彝铭记载的师晨、师俞等“师”职
: 官员,皆出之共伯和手下,应当是王畿附近的中级军官。
: 参加国人暴动的有“师氏人”——即师职官员管辖之人,如果据此而推测师晨、
: 师俞以及共伯和支持或纵容手下的人员参加了暴动,应当说是可信的。
: 首先呢,纪年是在西晋时期被发现的。
: 关于丹朱,纪年记载的是舜“掩塞丹朱”,一般认为是指不让丹朱和
: ...................
--
FROM 61.1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