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明确一下我的观点吧
1、奔袭姬路和平定安土可以同时进行
奔袭姬路的别动队五千甚至三千人足以,他们的目的就是攻下姬路城,并坚持到光秀的
主力赶到。而光秀剩下的部队在6月5日之前平定安土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获得大名名分等
事,并不重要,因为即使光秀有了大名名分,也不会为他争取到更多的盟友。
2、时间上光秀未必就赶不上秀吉
秀吉6月6日才率前部赶到姬路,6月8日全军才到,如果姬路在明智的别动队手中,秀吉
肯定不敢抛弃步兵仅率少数亲随赶往姬路,所以说6月8日秀吉全军才有可能到达姬路。
别动队坚守姬路一两天应该没问题,而光秀在平定安土、赏赐部下之后,最迟6月10日
也可赶到姬路,此时光秀军拥有心理的优势,即使没有毛利的支援,形势也比山崎合战
的时候要好,胜面也更大。
3、毛利的态度
如果光秀成功奇袭姬路成功,并及时与毛利方联系上,相信毛利的态度就会与历史上
大不相同。历史上的毛利是被秀吉主动告知本能寺之变的,而且与明智方也没有联系上,
面对如此不明的情况,尚且有元春提出追击,可见毛利方并非只求自保,如果情况有利,
他们没有理由不与光秀联手,击败秀吉,夺取宇喜多家的地盘。
4、击败秀吉的重要性
击败秀吉确实不等于摆脱了织田家的复仇,但意义非常重大,首先,消灭了织田方
最有战斗力的一个军团,其次,明智军与毛利军达到会师,这样明智就不会处于织田
家的四面保卫之中,可以背靠毛利从容作战,再次,对织田家士气的打击也是很重要
的,秀吉军如果被击溃,单凭丹羽、池田的部队,我看他们未必敢再次进攻光秀,
说不定要等柴田胜家的部队,而一旦两军回合,由谁继承织田家恐怕会成为一个比较
大的问题,信雄和信孝都不是善类。最后,可以影响一些处于观望的大名,筒井
北条、德川、上杉都会有所举动,柴田能否顺利回师都成问题。
我提出的这个计划最核心的三环是:1、别动队奇袭姬路成功 2、光秀在攻下安土之后
迅速进军中国 3、光秀在会战中击败秀吉
虽然这三条都不容易做到,但属于积极进攻的战略,比缩在京都附近被动挨打要好的多,
光秀谋反本来就是一件铤而走险的事,如果不辅之以一些奇策,想凭实力打败织田家
诸军团,肯定是不可能的。
我写这个文章也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献计献策,看看有没有好的策略能够让
光秀谋反成功,也算锻炼一下古为今用的能力吧,呵呵。
【 在 cattleya (霓裳羽衣)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这个题目本身起的很偏心哦,为什么不叫“本能寺的时候,信长怎样才能逃掉”呢?(基本上没有希望,光秀是铁了心要做掉他的……)
: 陈述一下在下的浅见:
: 一,光秀袭击本能寺的人数,各书说法不同,有说一万三,有说一万七,但鉴于 此前荒木、松永等人反叛失败的前车之鉴,光秀要保证一举成功,不可能不倾巢而出,成功之后也需要集中兵力保证自身安全,尤其在筒井细川等人态度不明的情形下;
: 二,光秀缩在京都附近,恐怕也是不得已而然,取得朝廷的支持和任命,取得京畿尤其是安土的大量物资都是面对织田家各部的围剿所必需,在光秀的考量里,也许这两件事情比打倒敌人之一秀吉更重要。如果长途奔袭姬路,在军队疲惫、给养缺乏的情形下,未必有胜算。所谓秀吉是
: 三,毛利的态度问题:毛利家的战略观现在看来也许觉得保守,但元就始终坚持的只致力巩固在中国地方的强权的方针还是有道理的,日本国土狭长,决定了僻处一隅的势力很难与控制了中央地带的大名争衡,而中国地方的经济力量,恐怕也只比甲斐好那么一点点;对此时的毛利家而
: 四,要是首先获得消息的是别人,或许光秀还有时间稳定京畿,争取盟友,增大在山崎的胜算;但很不幸他碰到的是天才级的秀吉,中国大返的速度,绝对超乎当时任何人的想象,所以才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
: 从深层看,此时的局势整体走向,从战乱走向和平,信长即使暴虐到令人切齿,却是新时代的开拓者和象征,整个武士阶层需要这样的领袖实现他们利益的最大化;战国初期下克上的风潮已经逐渐被统一的大趋势取代,光秀选择此时作出震惊天下的叛逆举动,除了给自己带来十三日天
--
修改:forgauss FROM 159.226.47.*
FROM 159.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