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http://tangsong.blog.hexun.com/4713079_d.html
文中有
"
唐宋制度史的研究证明,唐宋时期几乎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土地制度、赋役制度、
市场制度、货币制度、专卖制度、对外贸易制度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比较合理的.
北宋和中晚唐人口相差太远,
全盘因袭旧制不太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是学术界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文史哲》第l期发表了“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变
迁”笔谈,计4篇文章。其中杨际平《唐宋土地制度的承继与变化》认为,宋与中唐以前
相比,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在民田方面,土地的所有权继续深化,土
地买卖更频繁,土地所有权的转换加速,土地更集中,贫富分化更严重,租佃关系也更发
达;在官田的运营方面,大量官田民田化:或仿效民田办法出租土地,或仿效民田办法出
卖官田。这些变化大体上属于量变范畴,或者是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是从“抑制兼
并”到“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林文勋《商品经济:唐宋变革的根本力量》强调的
是商品经济赋予了唐宋社会新的时代特征,孕育了新的社会力量,同时也引起了价值观的
变化。唐宋社会的变革不是前后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转型,而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
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新组合。也就是说,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唐宋社会的变革。商品
经济之所以能够促成唐宋社会的变革,根本原因在于它集中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黄
纯艳《经济制度变迁与唐宋变革》的基本结论是:唐宋变革表现为政治、社会、经济和文
化多方面的转型,而制度的变迁是最直接的表征。唐宋制度史的研究证明,唐宋时期几乎
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市场制度、货币制度、专卖制度、对外
贸易制度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果把制度变迁分为三个层面来考察,制度的内容可以
视为第一个层面;制度的展现方式及其影响是第二个层面;导致制度变迁的因素是最深刻
的层面。文章总结了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总体特点、制度变迁确立了新的经济运作模式、
制度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谢元鲁《唐宋制度变迁:平等与效率的历史转换》认为
,唐宋制度变迁的特点是: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方式由注重平等到注重效率,而政治制度则
由注重效率演变为注重平等。
吴晓亮的研究表明,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具体表现在: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可享有更好的物质消费与更高水平的
消费成为可能;在城市中,生存性消费品的充裕和富足,精神及享乐性消费的多样化与大
众化,发展性消费日益受到重视和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又以各种消费的日益市场化
为重要特征,反映出该时期的时代变化。④谢元鲁对唐宋社会经济制度变迁进行了思考:
唐代中期至北宋在土地制度、手工业和商业各个领域中出现了产权机构明晰化的长期趋势
;社会商业信用新体系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化,社会资本利率的不断下降,市场交易方式的
变迁等因素,使社会交易成本逐步降低;科举出身的官僚集团缺乏对规模日益增大,市场
日益复杂的商品经济的管理能力,导致国家权力对唐宋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
经济部门,尤其是金融业和工商业控制能力薄弱,使其获得了发展的空间;随着宋代人口
的增加而出现的市场规模扩大及耕作技术提高,以及由于部分传统手工业部门投资收益的
相对降低,使农业和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吴晓亮:《从城市生活变化看唐宋社会的消费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
期。
融业、商业等部门的投资收益相对增加,引起社会资本向这些部门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它们的发展。①宋军风的研究表明,唐代商人的通婚阶层主要有艺妓、商人、手工业
者、农民和官僚,而宋代商人不仅可以联姻于士人、高官,有的商人之女还可以入宫为皇
妃,乃至正位中宫。这主要是宋代商人经济实力的提高、入宋后阶级关系的变化和财婚风
习日盛的结果,此外还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关。唐宋商人婚姻变迁的背后蕴涵了深刻的社
会变革。②另外,日本学者葭森健介研究了唐宋变革论于日本成立的背景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谢元鲁:《对唐宋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②宋军风:《唐宋商人婚姻变迁探析》,《石油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③葭森健介:《唐宋变革论于日本成立的背景》,《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
修改:franz FROM 68.184.71.*
FROM 68.1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