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为中古之末,宋为近古之初,你这个分段把“中晚唐宋元”分在一起,
和常见的阶段考虑不符。
按你如下说法,宋代无重大社会变革,制度变革,
都走在晚唐人规定好的路上,此与史实不符。这个说法就好比笼统的说清袭明制,
因此从清初至乾隆间人口爆炸完成这一阶段清无制度改革一样的错误。
再有,若干制度,雏形出现于唐,远不等于宋就没有大的改革和创造。
更不等于“宋的所有制度几乎都在唐出现过”。如前面我论及的宋的科举制,
加入了意识形态控制知识分子的新内容。再比如货币税收也与此类似。
只看名字,不看具体的内容,就断言宋因袭唐制不合适。
再有,你举的例子多有不妥。汉朝已有商业化土地买卖的完善制度,
考古学有发现买卖土地的合同契约,这怎么是唐首创的?
最后,你再一次提及"主流制度史界",能否谈谈对我前面转贴的文章的看法。
(6091,6096)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午看见你的回帖,现在没了,在这里回一下,基本结束这轮讨论
: 一是没有具体的内容,这种问题意义不大,二是你可能很快有一段时间不能发言了
: 我是最不愿意扯制度之类的抽象概念的,定义太麻烦
制度的定义很明确。不明确的是“重要制度”这样的主观说法,
这个事你为了方便自己的立论引入的,但我前面就指出这个不合适了。
: 但是我个人的看法
: 中国历史大体可分为先秦、战国秦汉、东汉末魏晋南朝,
: 北朝隋初唐、中晚唐宋元、明清这几个阶段
: 每个阶段虽都有演变,但都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或者叫形
: 态)没有质变
: 我说的中晚唐的变革,大概可以提以下几个作为代表:
: 从租庸制的实物税到两税的货币税
: 从国家授田的土地分配制到以商业化的土地买卖
: 从府兵制到雇佣兵制
: 从州县两级集中的行政体制到路-道-府州和司法、财经分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 从以郡望为代表的士族社会到以官绅为代表的平民社会
: 从以北方经济基础为主到以东南方经济为主的的国家经济结构
: 从三省六部的实职官制到以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等为中心的中央官制和轻实职
: 、重差遣的官制
: 以上这些,很多都是在北宋才最终完善成形的,但其雏形,几乎都早已在中晚唐就
: 已出现
: (甚至包括你一直强调的纸币),而相应社会基本形态的变化,则大都早于制度的
: 变革
: 而宋代发生的能与以上变革相匹比的改革,恐怕是举不出来的
: 这也是仅仅以解决直接的现实政治经济问题而发起的改革往往不能完全成功的原因
: 关于中晚唐是中国中古史的分野的观点,并非陈氏的一家之言
: 现在主流制度史上都是基本认同的
: 比如李锦绣的《唐代财政史稿》
: 或是《剑桥中国史》
--
修改:franz FROM 68.184.71.*
FROM 68.1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