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著名桥段,在故事初期,在阴错阳差之下,关羽误入了曹操
麾下并为之效力,与此同时,刘备却是投奔袁绍去了,也是二人之间那深厚的兄弟情,
关羽当即便做出了要追求义兄刘备的去向。为了走出曹营,本是身怀大义的关羽却也是
被逼无奈,不得不打出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耀眼战绩,而这一行便被称为“千里走单骑”
。
不过,“千里走单骑”到底怎么读呢?这么问题往往总是让人争论不休,有人说“骑”
是“骑马”的骑,所以因作“qí”音,又有人说,古语中,“骑”一般都读作“jì”
,故因读“jì”。这样的争论总是耗费了人们不少的功夫,不过到了今天,这一争论恐
怕要被划上休止符了,因为汉语字典的重新编撰,“骑”的“jì”音早已被删去,只留
下了一个“qí”音,故此结论自是一目了然。
字典再版引发的变化
早在数年前,骑一直都是个多音字,而单骑的“jì”读音也都是板上钉钉的,可由于现
代汉语词典的重新编纂,这一读音却是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成为了“误读”。对
于这样的现象,很多网友都是感到了十分诧异,毕竟很多从小被语文老师所灌输的知识
,转眼之间就变成错误的了,给人一种十分不真实的感觉,不少人也是高呼:“我读过
的书白读了”。
其实,这样的现象也并非孤立,不仅仅是单骑的“骑”字,像荨麻疹的荨等等汉字,都
曾经因为字典的修订而失去原本的读音,这样看来,恐怕不少古音之所以消失,也与这
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不无关系。有些人因此而感到了悲观,毕竟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根基
,字典都能够轻而易举的朝令夕改,又如何要求国民们安守本分呢?
不过,群众们的恐慌是一回事,现实恐怕又是另一回事了,正如此前提到的那样,其实
在历史上就存在不少变更语言读音的现象。再次以“骑”字为例,我们都知道“骑兵”
的“骑”读作“qí”音,不过倘若将时间调回到80年前,恐怕当时的那些文化人就会有
意见了,因为彼时的这个字,还读作“jì”,是在50年代的一次重新编撰中才被修改的
。
同时期还有酵母的“酵”(jiào)字经历了从“xiào”到“jiào”的过度,这么一看
,原来最近这几次声势浩大的字典修订也并非是独一无二,不仅仅是建国后,就在建国
以前,也同样有不少汉字前后读音发生了变化,其实,给汉字修改注音的现象,已经早
就是字典编撰时的一项基本操作了。
“多音字”自古有之
就像“骑”字读音的变更一样,同样也有很多字在变更时引发了群众们的疑惑,比如“
呆板”的“呆”字(ǎi变更为dāi)、“说客”的“说”字(shuì变更为shuō),如
此种种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汉字改旗易帜的事情,还真不是孤例。那么,为什
么政府要大费周章地修改一个字的读音呢?这种修改难道就不会使得群众们感到难以适
应吗?
其实,政府之所以会更改汉字的读音,也并不是什么临时起意,反倒一直都是有迹可循
的,比如说“说客”的“说”字,尽管曾经在那些读过书的人口中,都能够立即意识到
这个字读作“shuì”,但是要知道,文化普及率的提高是近代才出现的现象,在很久以
前,普通人的识字率并不高,在一些仅仅认识“shuō”字的人口中,就很容易叫错成“
shuō”客。
有了这样的现象,自然是让当权者是头痛不已,要知道,中华民族之所以壮大的理由之
一,便是因为“车同轨书同文”,倘若在同一个地区的民众当中,对汉字的认识出现了
差异,长远来看恐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为此,统治阶级一直都致力于规范汉字读音这
一重大使命,自然也是屡次三番地修改一些汉字的读音。
或许,这也便是汉语字典之所以需要重新修订的理由吧,而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接
受度更为广泛的读音,以作为汉字读音的标准,就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了。在字典的编
纂过程中,规则制定者往往选择了接受度更为广泛的一个读音,便也有了“骑”字从“
jì”到“qí”的演变。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所以说,我们的现代汉语其实是一个不断向错误读音妥协的过程,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点:一是新的读音接受度更为广泛;二是旧的读音实在是过于拗口;三是入乡随俗。
第三点指的是一些舶来词的读音,比如“拜拜”中“拜”字的读音原本是只有“bàI”
的,由于英语文化的侵入,使得“byebye”成为了一个常用词,其意译词“拜拜”的读
音自然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有人会说,错的终究也是错的,如果字典编撰者能够一丝不苟地延续祖宗的法统,才更
值得让人尊敬,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这种向错误妥协的过程是有些哭笑不得的
,甚至部分激进人士还会感到嗤之以鼻。
不过,其实并不需要对这个问题小题大做甚至是上纲上线,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汉字本就没有“正确读音”这一说法,所谓的“正误”,归根结底只是逻辑学角度上对
事物的一种看法。但放在现实中,很多东西其实是并没有对错之分的,比如汉语,当一
个汉字有半数以上国民采用了另一种读音来读,难道就能说半数以上的人都是错误的吗
?
事实上,民众之所以会有“错误”的读音,也与一些字本身是多音字不无关系,作为字
典的编纂者,如此种种情况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正如曾经汉字的简化一般,我们的汉
字也在这种不断编纂的过程中越来越完善,并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小结
尽管如此,一些古音的消失,在一些领域还是令人有些遗憾的,比如古诗词领域,一些
汉字由于读音的改变,就难以避免地丧失了部分意境,这种情况倒是令人心疼不已。不
过作为字典编撰者,其实他们对此也有一定的考量,为了保留一些古诗词的原汁原味,
像“骑士”的古音“‘jì’士”也被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待广大人民群众有朝一日
的接受。
--
修改:PlayerUnkwn FROM 113.116.183.*
FROM 113.11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