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返影》·中土世界史卷六·研读笔记
就是读后感 哈哈
【 在 atlantis (EE不舍||不知不觉)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佬太强了。。。
--
FROM 222.244.217.*
《返影》的“墓妖”The Barrow-Wight这一节对应《魔戒》第八章
“墓丘迷雾“Fog on the Barrow-downs,这个标题把墓妖这个悬念藏了一下。
这部分手稿本来和汤姆·邦巴迪尔那一节是连着的,
后来托老在手稿中部划了一条分隔线,把一章变成两章,也就是重新断章了。
因为两章都是在邦巴迪尔领地的故事,靠邦巴迪尔救助霍比特人,
所以合成一章并无不可,拆开可能是因为章节篇幅控制的原因。
这样重新断章还有一个效果,就是误导读者,以为前一章给主角送行后,
邦巴迪尔就不再出现了,这样当主角被困在古墓中时,唱起他的歌把他召唤来,
就会显得比较惊喜。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了。
手稿写到这里时,托老写了后面到瑞文戴尔的故事规划,小托考证时,
这部分手稿字迹很多已经无法辨别,能整理出来的部分我翻译一下:
汤姆对奥多、弗罗多、梅里唱了一首歌。醒来吧我欢乐的…
…柱子,他们是怎么走散的。汤姆对金子施加祝福或诅咒,放在坟丘顶上。
几位霍比特都不想拿,但汤姆取了一枚胸针给金莓。
汤姆怪他们不该在石柱边睡觉,然后说会陪他们走。他们很快找到了主路,
路途看来不长。他们随路转弯。马蹄声?从后面追来。汤姆转身并举起手。
他们(黑骑士?)掉头逃跑。近黄昏见……灯光。汤姆说再见——金莓在等他。
他们在酒馆睡下,听说了甘道夫的消息。快活的东家。饮酒歌。
去瑞文戴尔的剩余旅程迅速通过。路上有黑骑士?让他们傻傻地离开路去游览
变成石头的山精。这让他们耽搁。某天他们终于爬上山坡看到前方的涉水渡口。
身后响起马蹄声。七(3?4?)个黑骑士沿路疾驰,戴着金戒指和皇冠。涉水奔逃。
宾果(上标甘道夫?)扔块石头并模仿汤姆·邦巴迪尔。回去,骑走!骑士们停下,
似乎因惊讶而迟疑,望向河岸的霍比特人,后者发现骑士们的兜帽里并没有脸。
宾果又说,回去,但他不是汤姆·邦巴迪尔,骑士们骑马涉水。就在这时传来翻滚
冲刷的声音,一堵巨大的水墙?保龄石球顺着河流从山峦呼啸而下。精灵们来到。
骑士们郁闷地刚好来得及撤回去。霍比特人尽力快马骑到了瑞文戴尔。
在瑞文戴尔 睡着的比尔博 甘道夫。一些解释。宾果在墓丘的锁子甲和黑石头-
(3个霍比特冲[过]石头突然就被[关起来]是甘道夫经过埃尔隆德允许放水冲下去。
甘道夫听说汤姆非常吃惊。
霍比特人向埃尔隆德和甘道夫征求意见。
火山的使命。
从手稿中这段规划文字可以看出,托老写到这里对后面的故事已经有不少灵感,
规划好了很多内容,从情绪轻快~和阴沉_的节奏来看,托老大概是安排这么一个韵律,
墓丘遇险__ 布里酒馆~~ 继续旅行-- 渡口遇险__ 精灵搭救~~ 瑞文戴尔--
从当时规划看墓丘之后,主要的险情也就是渡口那一处。但是写着写着,
托老又有了更多的灵感,又在中间加了更多波折,一次比一次危险,尤其是布里酒馆里,
迈者Strider带他们逃离暗杀,后来的风云顶weathertop,其实威胁的根源都是黑骑士。
能看出托老这一段的写作比较顺利,灵感边写边有。
上面规划中有,甘道夫听说汤姆非常吃惊。但是我把《魔戒》对应章节扫了一遍,
没有发现主角到瑞文戴尔跟甘道夫说起汤姆的事。
我只能说,这可能是又一处托老试图把汤姆更好地嵌入中土世界的努力。
如果像我之前帖子推测的那样,托老打算把汤姆设定成一个二阶神maia,
那他应该和美莲、甘道夫、萨鲁曼一样在西天神土时是同一批伙伴,
甘道夫很可能认识他,而且从这俩老头气味相投来看,不排除他们俩曾经交情不浅。
汤姆应该是在中土形成之初就在这块地方圈地自萌,美莲是在精灵出现过来定居,
甘道夫是后来才派过来的。但是中土形成之前的漫长的时间里,诸神是有共同故事的。
不过因为托老并没有完全就着这个手稿写出甘道夫对汤姆的评述,所以我们也不知道。
作为把汤姆嵌入中土世界的努力,同时也是把霍比特故事嵌入精灵宝钻的努力,
托老把墓丘这个地方揭示为人类原北方王国阿诺Arnor(对应南方王国刚铎Gondor)
的一处遗迹,还让汤姆对着这些遗迹和遗物感怀历史,表明汤姆和北方王国的邻居们
当年也是有过交情的,这个胸针曾戴在某位美丽的努曼诺尔姑娘身上,他可能也认识。
但是俱往矣,属风流人物,还是回家看老婆。[手动滑稽]
《魔戒》有一处手稿没有的细节,中了墓妖法术沉睡的梅里被汤姆叫醒时,先是说:
“我当然记得!卡恩·杜姆Carn Dum的人夜里突袭击破了我们。啊!那支穿心的矛!”
然后抓着胸口。“不!不!”他睁开眼。“我刚说啥?我在做梦。你去哪了弗罗多?”
卡恩·杜姆是巫妖王的安格玛王国的首府。这个细节应该是梅里被墓妖附体或者托梦。
托老后来设定巫妖王在米纳斯莫古尔铸造的箭头和刀刃带有毒魔法,一旦穿心,
就能把受害者慢慢变成类似戒灵的幽魂,这也是他们在风云顶刺完弗罗多退走的原因,
但是偏偏差一点没刺中心脏,再加上霍比特人干啥啥不行,魔抗第一名[手动滑稽],
所以没能得逞。
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出,精灵宝钻的历史也在《魔戒》故事的拉扯下,不断向晚近延伸,
同时不断地渗透到《魔戒》的故事中,使它从童话式的奇遇记,加速转向史诗般悲凉,
当然,我之前帖子说过,《精灵宝钻》的美学是黑暗背景中的闪烁的星空的美感,
那么,《霍比特人》的美学可能是阳光下的幽林山水画,有幽暗面,但光亮更多,
《魔戒》或许是走向黑夜的幽林山水画,又或许是清晨,有星月,也有篝火炊烟,
形成了更加错杂丰富的画面和色调。如果不是为《霍比特人》的续作约稿,
托老自己可能也不会想到要创作这种调性的一部作品。
关于手稿,再提一个语言学问题。本节主角一行抵达小村镇布里Bree,
这个名字来源于托老另一部小说Farmer Giles of Ham中的Brill,
都来源于古不列颠语bre山,后来英格兰语又有了表示山的另一个词hyll(hill),
于是就有了原著中汤姆向霍比特人介绍布里小镇在布里山(Bree-hill)的边上,
这个村镇的名字就是山丘的意思。
最后补充说下前面帖子说的一封信,Letters 153号 1954年9月
托老写给一位身为书店老板的信天主教的读者,其中有一段我翻译下:
作家的工作有何边界吗,除了其自身的有限性强加的界限之外?
我认为没有,除了矛盾律。当然,谦逊和对危险的警惕还是要有的。
有的作家可能自己觉得基本是“善意的”(比如我希望我就是这样),
但实际却因为错漏和愚蠢而成了“不善”。我这个未受过很好教导的作家,
居然把阐明真理,鼓励世间美德作为目标,用的还是一个古老的方法,
就是让它们在人们不熟悉的实体上得到例示,由此来助它们“归位”,
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斗胆冒昧,所以也不敢宣称我自己是个善意的作家。
当然,我也可能犯错(在一些或所有地方):我所谓真理可能不是真的,
或可能是扭曲的,我做出来用以呈现它们的镜子,可能不光洁、有裂纹。
但如果要我毁弃或重写任何内容,那首先必须能让我确信,
我虚构的某个内容实际是有害的,是本质就有害而不是因误读而有害。
当然,用这种模式的“神话”,可以做恶,巨大的恶,特别是故意作恶的话。
次造物主(创造幻想世界)的“自由”权力不能保证堕落的人们
不会把它用于邪恶的用途,甚至可能比自由意志的某些用途更加邪恶。
令我觉得安慰的是,有些比我更虔诚和博学的人士,并没有在我的故事中,
或在我假设的神话找到什么有害的内容。……
这可能是关于奇幻文学“创作伦理”的最早论述了。^_^
-*-*-*-*-*-*-*-*-*-*-*-*-*-*-*-*-*-*-*-*-*-*-*-*-*-*-*-*-*-*-*-*-*-*-*-*-*-
A Elbereth Gilthoniel Silivren penna miriel Menel aglar ellenath
Nachared palan-diriel O galadhreminn Ennorath Fanuilos le linnathon
Nef aear Si nef aearon -- Professor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 Galadhgalad Pengcir hervenn en Tinnumil Ramialoch =*=*=*=*=*=*=
※ 修改:·ArkEnoc 于 Jul 9 14:39:30 2020 修改本文·[FROM: 222.247.101.*]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2.247.101.*]
修改:ArkEnoc FROM 222.247.101.*
FROM 222.247.101.*
钻研太深
围观了一会又有想回去再看一遍电影读一遍小说的冲动。。
【 在 ArkEnoc (舟弓明柯)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读后感 哈哈
--
FROM 42.120.74.*
《返影》的“抵达布里”Arrival at Bree这一节对应着
《魔戒》第九章“跃驹酒旗下”At the Sign of the Prancing Pony
都是讲4个霍比特人抵达布里镇或村的跃驹旅馆,受到接待,好吃好喝,
和客人聊天,遇到神秘人,主角出洋相戴上魔戒消失,然后收场的故事。
与前几节差点被柳树老妖、黑骑士和墓妖弄死相比,这一节并不那么惊险,
但是在热闹饱足滑稽中也夹杂悬疑、紧张和陌生,张力的核心在于他们要保密。
可以说这一部分在叙事的节奏和路数上和前几节形成了一定的差异。
我们来谈一谈这一章最早的手稿。
在此之前我先提示一下可能会读这帖子的各位读者,
《返影》这本书是小托整理托老起草《魔戒》手稿的成果,
小托认为整个写作是“分为几波的”,
每一波都会被后面的波浪部分覆盖、部分保留、部分融合、部分修改。
本帖讲的手稿应该只是第一波的,如果我后面还有精力接着读接着写,
可能还会有帖子专门讲这一部分第二波、第三波的手稿。
这第一波手稿刚开始把布里镇的居民写成几乎全是人类,很快又改成也有些霍比特,
然后托老又把这手稿丢一边,重新开始写这一节,写成布里镇几乎全部是霍比特,
而且这里可能才是当地霍比特人的本家,夏尔是布里居民渡过白兰地河建的殖民地。
众所周知,《魔戒》最终稿把布里这个村镇设成了人类和霍比特混居的社区。
为什么托老对布里的人口组成这么纠结?我想他是在思考霍比特人在中土世界的定位。
《霍比特人》中简单的把他们视作偏安一隅,只在此地,与外界没什么交集的生物,
到了写《魔戒》的时候,托老从童话思维跳出来,开始比较严肃的思考人类学问题。
霍比特这样一种很能适应乡野隐蔽生活的物种,没道理完全只在夏尔生活,
在周边地区一个也没有。他开始像规划中土世界中精灵、人类、矮人的起源和迁徙那样,
筹划给霍比特人的民族史,甚至于语言学史。
这里面有很多的很有意思的材料,这里当然没法展开说。
反正最后的设定就是,霍比特人低调地跟一群比较低调的人类混居在一起,
这人类是《霍比特人》中河谷人Men of Dale的祖先,也是《魔戒》中骆汗Rohan人的祖先。
实际上骆汗的先祖之一艾沃Eorl就是在河谷一带驯服马匹,再带领族人南下加入刚铎的。
(电影里骆汗人的开战呐喊就是Forth Eorlingers:“向前,艾沃的后裔们!”)
托老后来在书中写到,霍比特人的语言和河谷语、骆汗语有蛮相通,
骆汗人老太婆们还会给小孩子讲一些关于“半身人”的睡前故事。
最后把布里改成人类和霍比特混居,可能就是这种早期混居历史的设定的反映,
当然,这也是最自然的,你从霍比特人“浓度”是100%的夏尔(汤姆和精灵血统不算),
向东走到紧邻的地方,自然应该是找到一个霍比特“浓度”百分之几十的社区,
然后从百分之大几十到小几十,最后到接近于零的,没有霍比特人的地方。
这么说来,在第一波手稿中,托老把布里的人口组成从人类+霍比特改成全是霍比特,
又是为什么呢?托老也没说,咱只能揣测他老人家的想法。
可能他觉得《魔戒》是畅销书《霍比特人》的续作,读者是因为前作大卖才想看续作,
他们可能想更多地听听霍比特人的故事,那就迎合他们写一个夏尔以外的霍比特人社区,
一个相对开放的,处在与外界交往十字路口的霍比特人社区。这里有一个小有名气的旅馆,
从老板到伙计到大部分当地客人都是霍比特人,与夏尔人相同又不同,等等。
在这版手稿中他确实也是这样处理的,就连“迈者”Strider,
也就是阿拉贡坐在角落的角色,当时也是写成一个“霍比特人游侠”,
名字叫“趋者”Trotter,(趋在古汉语中是快走的意思),
显然霍比特人没法迈大长腿大步走,只能小步快走,哈哈哈。
你还别说,这版手稿读下来也挺有意思的,我很期待“趋者”这个角色怎么发展,
一个矮小干练的霍比特游侠,会让我想起雷佩契普Reepicheep,
也就是托老的好基友刘易斯同期创作的纳尼亚系列中那个老鼠剑客,
要知道这俩好基友那段时间经常交流手稿,有点像现在网文小说家相约搞码字比赛,
但是人家是交流文学意见,主要不是比拼字数。
无论如何,“纯霍比特”版的布里镇故事,品尝起来效果其实挺顺畅,蛮有意思的。
但是与《魔戒》最终版相比,确实要“平”一些,缺少一些肃杀和威胁感。
虽然这一章不需要像前一章那样有迫近小命不保的威胁,但别样的威胁还是要有的。
《魔戒》中阿拉贡这一身脏衣的大高个,兜帽遮脸,往暗地里一坐就很瘆人,
几个鬼鬼祟祟的粗野布里人对于矮小的霍比特人来说也很可怕,
但是这些有威胁的角色都换成霍比特人,再怎么渲染,显得总有点人畜无害。
没办法,托老把霍比特人这个种族设定成这样了,最可怕也就是比尔博的堂嫂了,
真要变成像咕噜那么恐怖,也就不像霍比特了,何况咕噜有时确实也挺可怜的。
种族问题讲到这里,最后讲一讲断章的问题。
这部分手稿本来是接着上一部分墓妖写的,托老手稿是自己一边写一边标页码的,
这部分页码和上一部是连着的,写到主角在旅馆高歌一曲的时候,
托老恍然发现,额,TM写这么多了,是时候展示真正的[雾]另起一章了,
于是他在讲解布里镇的人口组成这段文字前面加了VII(罗马数字七)这个章节数,
按惯例没有写章节标题。这部分手稿一直写到风云顶遇险才标上新章节数VIII-八。
-*-*-*-*-*-*-*-*-*-*-*-*-*-*-*-*-*-*-*-*-*-*-*-*-*-*-*-*-*-*-*-*-*-*-*-*-*-
A Elbereth Gilthoniel Silivren penna miriel Menel aglar ellenath
Nachared palan-diriel O galadhreminn Ennorath Fanuilos le linnathon
Nef aear Si nef aearon -- Professor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 Galadhgalad Pengcir hervenn en Tinnumil Ramialoch =*=*=*=*=*=*=
※ 修改:·ArkEnoc 于 Jul 11 21:54:11 2020 修改本文·[FROM: 113.246.191.*]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3.246.191.*]
修改:ArkEnoc FROM 113.246.191.*
FROM 113.246.191.*
·关于托尔金和刘易斯创作奇幻小说的不同路数
19号帖最后谈到了托老对于奇幻小说写作的一些理论,
20号帖谈到了托尔金创作魔戒系列和刘易斯创作纳尼亚系列的一些互动,
这里我就接着谈一谈对于这两位现代奇幻小说巨匠的创作风格的看法。
说个老掉牙且不太合适的比喻,我觉得托老比较金庸,刘易斯比较古龙。
也就是说托老比较注重严谨,文风老道一些,刘易斯长于天马行空和飘逸想象。
用19号帖托老的话说,奇幻创作只有两个限制,作家个人的局限和矛盾律。
个人局限包括但不止于想象力的限制,时间精力阅历限制等等也是有的,
矛盾律就是故事读起来要合理可信,内部不能有明显的事实矛盾和漏洞。
我打个未必恰切的比方,奇幻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好像是击剑决斗的双方,
作者的攻击就是用自己的想象化作文字之剑刺向读者认知和情绪的软肋,打动感动读者。
读者的攻击就是用自己的认知、智慧发现作品中的漏洞、穿帮、剧透,戳穿或识破作者。
作者的防御就是用严谨巧妙地设定故事和世界结构来避免漏洞,保护悬念和阅读沉浸感。
读者的防御就是从听过读过经历过的事情中形成预期,避免被老套常见平白的桥段击中。
这个比喻不恰当的地方显而易见,作者和读者也是一个合作关系,否则无法互相理解,
而且作者在写作时,也无法想象什么样的读者会带着什么样的认知来阅读自己的作品。
无论如何,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比喻,在这个框架下看托尔金和刘易斯两位剑客,
那么托尔金就是以防守见长,在滴水不漏的防守架势中坚持不懈地酝酿一波波的反击。
刘易斯以进攻为主,其无孔不入的想象力以各种意向不到的进攻方式打读者招架不及。
刘易斯的问题或许是稍欠严谨,经常有漏洞让读者看了只能呵呵,童话嘛不能太认真。
托尔金的问题是创作节奏比较慢,大量精力用来检修bug,维持整个中土体系的自洽。
托老的想象力也还是很好的,它的想象力更多来源于阅历和广博的阅读面。
刘易斯的想象力更犀利的是思路方面,比如纳尼亚里小胖墩遇到老恶龙的桥段,
我读完也是拍手称快,真是把读者的预期玩得团团转,让我们顾不上找他的漏洞,
就好像一个剑手摆出罩门大开的架势突然欺身而上,夺下对手的剑直接刺向对手。
但尽管刘易斯的角色和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合上书以后,
我的幻想还是更喜欢在托尔金的中土世界里徜徉,因为中土更有可探索的质感,
从夏尔向西,从孤山向东,都有地理、时间、人文内容延伸的线索,而且很少有bug,
而纳尼亚的读者可能不敢到处乱走,怕遇到地图边缘,或者游戏程序溢出崩溃。
BTW 刘易斯也是一战中负伤后复员的,托老是重病复员。
·讲一讲旅馆老板和汤姆的关系
言归正传,手稿中酒馆老板巴特博是主角平生见过最肥硕的霍比特人,
前面汤姆介绍主角到他店里歇脚,老板听说以后非常欢迎主角,也想念汤姆,
问他这老家伙怎么样,说他又疯又乐,乐甚于疯,说要是他跟来就好了……
这个事挺奇怪的,因为跃驹酒馆处于汤姆自萌地的外面,汤姆原则上不出来,
他俩怎么认识?就算老板是进去汤姆的圈地里认识他的,怎会不知他不出来还盼他来?
这算是我发现的漏洞了哈哈,《魔戒》里删掉了这段话,估计托老后来检查出来了。
“又疯又乐,乐甚于疯”,对于汤姆气质的概括实在太贴切了,
我怀疑这是托老自己构思汤姆这个人物时的腹稿认知,
这个“疯”应该是“他人笑我太疯癫”那种“疯”。
·讲一讲隐藏真名的相关改动
主角初见巴特博时,直接用原名自我介绍,宾果·巴金斯,奥多和弗罗多·图克,
梅里·河鹿。然后托老发现了问题,在这处手稿旁边注“霍比特要隐姓埋名”,
于是另起一段,说他们都姓“步行者”Walker,后来又改成希尔先生Mr.Hill,
河先生Mr.River,格林先生Mr.Green和布朗先生Mr.Brown,同样很随意,
最后《魔戒》Mr.Hill改成了Mr.Underhill,山下先生,比较符合霍比特风格,
还说这个姓是实际存在的,布里也有这个姓的霍比特人,然后开始攀亲戚,
搞得主角非常尴尬。
·讲一讲霍比特游侠趋者
游侠“趋者”Trotter就是阿拉贡“迈者”Strider这个角色的前身,
正如路遇兜帽骑士原来是甘道夫,后来才改成黑骑士一样,
这两处改动都让我很吃惊。就好像对手刚开始给我一记普通斩击,
其间突然转成急刺一样,算是一种变招,令人猝不及防。
可能问题在于游侠Ranger这个词,其实在老英语里不一定是侠客,
或者四处巡游维持秩序的这种警惕者,也可能是游荡的劫匪,类似于浪人。
总之这个词亦正亦邪。托老在手稿这里设计这个霍比特浪人,
可能是因为他设定这一带是霍比特人分布的边缘,有些霍比特人不务正业不定居,
然后引入了这么一个有代表性的角色,增加这部分情节的戏剧性,
但是写的时候托老未必知道这个角色后面要怎么发展,
但他似乎已经准备让甘道夫缺席这部分场景,因此需要这个新角色来推动旅行。
·讲一讲主角的歌
最后来说一说主角在这酒馆里唱的歌。电影里应该是没有的,
电影版弗罗多显得比原著要内向一些,我今天刚补过一遍。
原著《魔戒》唱的是酒馆的小猫拉小提琴催醒醉鬼“吴刚”在天亮前回月亮上去的歌。
手稿最初主角唱的是关于山精的一首歌,可能想向《霍比特人》中的山精桥段自敬。
后来恐怕觉得不妥,就改成比较应景的那首了。
事实上这些诗歌都是托老此前就储备好的,这里只是信手拈来,
曾经有学生把他当文法教授时写的一些古英语、哥特语和新英语诗歌,
还有其他教授的一些诗歌私下结集出版,集名“给语文学家的歌”Song for Philologists
托老母亲颇具学识,虽然英年早逝,但在去世前几年狠抓儿子的文法教育,包括拉丁文,
不过虽说托老写了不少诗歌,可能在格律上挺不错的,但仅就诗性而言,或许并不出彩,
可能就是不那么浪漫,刘易斯可能更接近真正的诗人和哲人。
就好像金庸先生会很好地引用许多优美的古诗词,自己也会在小说中创作一些古体诗词,
但古龙一出手就是 天涯 明月 刀 流星 蝴蝶 剑 ....
-*-*-*-*-*-*-*-*-*-*-*-*-*-*-*-*-*-*-*-*-*-*-*-*-*-*-*-*-*-*-*-*-*-*-*-*-*-
A Elbereth Gilthoniel Silivren penna miriel Menel aglar ellenath
Nachared palan-diriel O galadhreminn Ennorath Fanuilos le linnathon
Nef aear Si nef aearon -- Professor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 Galadhgalad Pengcir hervenn en Tinnumil Ramialoch =*=*=*=*=*=*=
※ 修改:·ArkEnoc 于 Jul 12 00:39:15 2020 修改本文·[FROM: 113.246.191.*]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3.246.191.*]
修改:ArkEnoc FROM 113.246.191.*
FROM 113.246.191.*
《返影》这第九节“趋者与风云顶之旅”Trotter and the Journey to Weathertop
对应着《魔戒》第十章“迈者”Strider和第十一章“阴刀”A Knife in the Dark前半部,
叙述主角在跃驹酒馆出洋相后,与店长交流,由游侠做向导,躲过暗杀,出发抵达风云顶。
前面说过,这个游侠“趋者”在这最初的手稿中,是个霍比特游侠,尽管如此,
关于他的大部分台词和动作描写,已经很接近《魔戒》发表版中阿拉贡的文字。
而旅馆老板巴特博在这版里面也是个霍比特人,就是很肥的那种,而不是人类。
按照剧情,霍比特主角们在这里原本要见到甘道夫,但是不知怎的甘道夫不在,
于是需要由这个新出现的角色游侠来带领他们继续前进。这个安排,
似乎是托老写到这时突然冒出来的,因此写的时候他也不知道甘道夫出了啥事,
不知道这个游侠角色的底细。他可能只是直觉地觉得,不能这么早就让甘道夫出来,
然后又变成《霍比特人》那样由老巫师带几个小矮子赶路的老桥段,所以做了差异化。
这里就需要做一个交接,安排是甘道夫给主角留了一封信,让他们跟着游侠走。
《魔戒》里甘道夫的信是三个月前托寄的,这版手稿里信是几天前放这的,
也就是霍比特人还在老林里喂柳树的时候。这是因为前情差别很大,此不细表。
同时还需要为旅馆遇到黑骑士偷袭这个剧情做铺垫,描述黑骑士已经提前到此布控。
这封信和这条关于黑骑士的报告是两个情报,分别要由“游侠”和“店长”交代,
但是哪个情报由哪位交代,托老有些拿不准。拿不准怎么办呢?
就为了这个小细节,托老直接并行写了两个版本,第一版由“游侠”交信,
第二版由“店长”交信。最后选择由“店长”交信,而游侠知道这信,
但是试图不靠介绍信,而靠口遁获取主角们的信任,结果未遂,还得靠信。
《魔戒》最后基本采取了第二版,但改成游侠不知道甘道夫留了这信,只能口遁。
然后这信是几个月前托旅馆老板寄的,但是旅馆老板没找着跑腿的人,一忙就忘了。
为什么纠结这个细节?为什么最后又选择让店长交信呢?
这俩问题问出来,我自己也纳闷了半天。
想了一会,觉得一定要回答的话,可能是这样:
外有黑骑士迫近,内有闲杂人等盯梢,甘道夫不知哪里去了,
是这段故事的主要冲突和张力所在,因为这一段暂时还没有出现直接的冲突,
所以托老可能觉得张力有些欠缺,想要尽可能地拉大这张力。
我研究了一下废弃的那个版本,“游侠”自己拿着介绍信口遁主角入团,
磨了半天嘴皮子还是未遂,就亮出信来自证清白,这个戏剧冲突就有限,
因为张力掌握在“游侠”手里,而他就是半戏耍似的在跟主角套词。
反倒把信放在店主手里,那“游侠”为了争取他们的信任,就只能铆足了劲说服他们,
到最后似乎也不行的时候,张力就会积累得比较大,这时店主拿着信过来,
主角的疑虑打消,对“游侠”转为信任,就会比较有戏剧性。
《魔戒》发表版写得阿拉贡最后都有点被逼急了,站起来亮剑要吓唬人了都,挺精彩的。
手稿这里还差点意思,但那是因为托老不清楚游侠的底细,不知怎么给他设定紧迫性。
手稿中还有个细节,甘道夫和矮人几天前经过时在大路上聊起了霍比特人的事,
游侠作为甘道夫的朋友故意没现身,反而躲在旁边偷听到了,然后才出来吓唬甘道夫,
责备他说话不小心。甘道夫看到他就顺便让他等着主角过来护送、向导。
另一版手稿是游侠偷听黑骑士和布里镇小混混的对话,等等。
这些设定没法直接放到最后《魔戒》的阿拉贡身上,让阿拉贡偷听甘道夫不合适,
让阿拉贡偷听黑骑士,那他胆子也太肥了,毕竟阿拉贡是魔王猎杀的对象,
看到黑骑士远远地侦察警戒可以,但没有特殊原因主动接近黑骑士去窃听不合适。
但是托老又舍不得丢掉这个桥段,就改成阿拉贡在村外偷听了霍比特人的对话,
一早就知道了他们的身份,这很合理,因为甘道夫拜托他的就是罩着这几个小伙,
那么到村口接应完全应该,因为有黑骑士出没,要隐蔽地接应,很正常。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这版手稿里游侠的角色要更加俏皮一些。
读着霍比特游侠带着主角们翻山越岭过草地,对努曼诺尔人的遗迹长吁短叹,颇萌。
-*-*-*-*-*-*-*-*-*-*-*-*-*-*-*-*-*-*-*-*-*-*-*-*-*-*-*-*-*-*-*-*-*-*-*-*-*-
A Elbereth Gilthoniel Silivren penna miriel Menel aglar ellenath
Nachared palan-diriel O galadhreminn Ennorath Fanuilos le linnathon
Nef aear Si nef aearon -- Professor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 Galadhgalad Pengcir hervenn en Tinnumil Ramialoch =*=*=*=*=*=*=
※ 修改:·ArkEnoc 于 Jul 14 00:00:17 2020 修改本文·[FROM: 222.244.217.*]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2.244.217.*]
修改:ArkEnoc FROM 222.244.217.*
FROM 222.244.217.*
·邦巴迪尔的另一个bug
这部分手稿写到黑骑士夜袭旅馆,虽然被游侠安排临时换房摆了一道,
但黑骑士还有后手,把当地的马都轰走了,这样主角后面旅程只能徒步面对骑士追赶。
后来梅里带来的几匹马驹回头找到了汤姆·邦巴迪尔的老马。
邦巴迪尔担心霍比特人出事,就带着马去布里找他们。
这又是邦巴迪尔“出圈”的bug了,
《魔戒》巧妙的小改,写邦巴迪尔(不是亲自)把马送回布里就完了。
·时空小抄及其妙用
托老在写手稿时经常会给自己编小资料,有时是另起一张纸,写一个行程单,
几月几日主角走到哪里发生了什么,下一天到哪做啥,再下一天……
有时是在手稿边上画个地图草图,哪里山哪里水哪里树林哪里坑,路怎么走。
这样的手稿内容实在太多,以至于... 后来单独出了不少书,
相当于现在某个3A大作游戏出完以后,专门出个DLC是游戏的概念图设定、音乐专辑等。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这是托老抠细节的强迫症,是病得治。
这个这个,托老有些时候抠细节确实抠到变态的程度,导致严重拖稿,很难说可取。
但是对自己故事的世界设定有一个基本框架的、尽量全息的事实资料,
其实对故事的写作很有帮助。我之前开的精灵宝钻那几篇帖子其实谈到了这个问题。
这里我再举《魔戒》手稿的一个例子。
托老写主角在游侠带领下经过沼泽后抵达风云顶,到了风云顶只看到甘道夫留下的信,
表明他三天前离去了。托老手里有时间底稿,很清楚三天前主角们刚走到沼泽,
刚刚能开始从远处看到风云顶。后来《魔戒》发表版里就加了一个桥段,
说主角和阿拉贡在沼泽地晚上休息时,看到风云顶有奇怪的闪光,不像晨光,也不像闪电,
后来到风云顶看到烧焦的痕迹,觉得应该是甘道夫和黑骑士的打斗。
这样一改既增加了悬疑,也加强了时间线前后的联系,有多线交织的感觉。
总之,一旦有时空小抄,新加的角色,新加的事件,就能比较系统地嵌入原来的故事。
任何一段旅程,一段人生,都是嵌入在一个运转中的世界中的,这样才显得真实。
当然,时空小抄也得不断修改,维护起来估计也蛮麻烦的。
·照顾读者,而非自说自话
接着上个话题说,手稿中有段话是在风云顶上,霍比特人问从这到瑞文戴尔还有多远。
游侠趋者就开始盘算,布里到风云顶120长哩,我们过去六天抄近道走了80-90哩,
白兰地桥到布里40-30哩。桥到迷雾山脉300哩多,所以从风云顶到迷雾山脉的瑞文戴尔
300-40-80,不到200哩吧。托老把这段手稿用方括号括起来,注上“剪掉,尽管可以作为
讲故事的时间向导,但是这段文字太干瘪,糟蹋(阅读)感受。”
然后新起一段,重新写,写各段旅程走起来要几天,预计到瑞文戴尔要多久。
托老自己是非常享受远足、爬山以及与之相关的规划和记录行为的,
但是他也知道这么摆数据做盘算,读者很难欣赏。
写小说是一个很自我的过程,读者的口味各不相同,很难去揣摩也没法完全迎合,
但也不能完全自说自话到丝毫不体谅读者的程度,托老在这方面也是心里有数的。
·托老将世界设计、即兴灵感与修改完善相结合的创作特点
小托认为这部分手稿非常突出地表现了托老的写作特点,
“新元素突然涌现,构思清晰,但是背后的意义和背景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游侠“趋者”这个角色的涌现就是如此,之前“骑士”的出现也是。
托老很注重规划设计,但是更注重在写作过程中新涌现的灵感,
可能这时的灵感更贴近读者读到此处的体验,所以托老不息调整故事规划来适应新灵感。
但是新的灵感往往和故事整体的框架缺乏特别好的结合,
所以托老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稿件,“新灵感”也在这个过程中,
与故事的其他元素发生更多的互动,交联,直至完全嵌入,乃至生发出更多的灵感。
-*-*-*-*-*-*-*-*-*-*-*-*-*-*-*-*-*-*-*-*-*-*-*-*-*-*-*-*-*-*-*-*-*-*-*-*-*-
A Elbereth Gilthoniel Silivren penna miriel Menel aglar ellenath
Nachared palan-diriel O galadhreminn Ennorath Fanuilos le linnathon
Nef aear Si nef aearon -- Professor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 Galadhgalad Pengcir hervenn en Tinnumil Ramialoch =*=*=*=*=*=*=
※ 修改:·ArkEnoc 于 Jul 14 14:49:58 2020 修改本文·[FROM: 222.244.217.*]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2.244.217.*]
修改:ArkEnoc FROM 222.244.217.*
FROM 222.244.217.*
赞
【 在 ArkEnoc 的大作中提到: 】
: ·邦巴迪尔的另一个bug
: 这部分手稿写到黑骑士夜袭旅馆,虽然被游侠安排临时换房摆了一道,
: 但黑骑士还有后手,把当地的马都轰走了,这样主角后面旅程只能徒步面对骑士追赶。
: ...................
--
FROM 114.243.79.*
谢谢鼓励
【 在 AmethystZh (零の軌跡◎载衣之裼&裳)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
FROM 222.244.219.*
《返影》的“风云顶遇袭”The Attack on Weathertop这部分文字相当于
《魔戒》的“阴刀”A Knife in the Dark这章的后半部分。
接下来就这部分手稿文字谈几点感悟。
甘道夫留下补给
手稿中甘道夫在风云顶北坡营地给霍比特人们留下了一箱子可观的补给,
装着培根、干果、烟叶和湖谷人(Men of Dale)配方的压缩干粮,还有些木柴。
我猜想托老在这里给这个设定可能只是为了给这段沉闷的叙事增添喜气,
作为短暂的调剂。但这个设定不太合理。风云顶是黑骑士重点监控区域,
这么一箱子补给很难不被发现。再加上小说剧情后来改动,
甘道夫不再是跟着一群矮人伙伴在风云顶等主角,而是孤身路过还被黑骑士追杀,
这个设定就更站不住脚了。《魔戒》中补给全部删掉,只说留了一点烧火的木柴,
那还是此前经过这里的游侠留的,不是甘道夫留的。这样就合理了。
大段引用精灵宝钻
这部分霍比特人们在风云顶北坡生火过夜,与电影中害怕生火引来黑骑士不同,
手稿中游侠很清楚黑骑士对风云顶重点照顾,晚上生不生火都会被发现。
而且黑骑士比较怕火,有了火棍可以试着击退他们,《魔戒》大概也这么设定的。
为了壮胆游侠给他们讲故事,手稿中最初都是讲野生动物故事,
因为游侠按当时设定就是野外浪人的意思,能讲的故事就是野外的故事了。
但是后来托老改了手稿,加了长篇幅的精灵宝钻故事,托游侠趋者的口讲出。
以至于宝钻的故事篇幅占到这部分文字篇幅几乎要过半了。
我们能看到托老写《魔戒》写到这里是实在忍不住要兜售《精灵宝钻》的私货了,
不装了,摊牌了。既有长篇的诗歌,也有大段的宝钻故事,主要是贝仁和露仙。
《魔戒》出版的这个章节对这些内容做了精炼,几乎涵盖了整个宝钻故事的梗概,
引出了努曼诺尔人,但篇幅占比还是非常大。
可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托老越来越把游侠趋者当做精灵宝钻世界的使者,
但是趋者是个霍比特,而宝钻的文本里压根儿没写过霍比特,
估计托老已经暗自想把趋者改成别的族裔了。
主角的反击
主角被精神控制戴上戒指后,并不是像电影中那样怂到角落里被巫妖王刺伤,
而是拔出撕叮宝剑,欺身上去反击,砍对方的脚,好像还砍中了,戒灵发出一声悲鸣。
当然,主角自己也被魔刃刺中肩膀昏迷,冥冥中看到游侠挥舞火把击退戒灵。
《魔戒》发表版中剧情基本是一样的,主角还是蛮勇猛的。
倒是巫妖王同志一点都不长记性,到米纳斯提里斯战役时又被霍比特人偷了脚。
主角在反击时不自觉地喊出Elbereth Gilthoniel Gurth i Morthuu.
意思是星之女神点亮繁星,赐死黑瘴!后来《魔戒》把赐死黑瘴删了。
托老故事里经常会发生主角不自觉地喊出精灵语的情况,多是喊神的名字。
推测托老可能觉得神祇在当时短暂地对角色附体,这种设定可能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
托老在很多地方都暗示西方众神虽然没有亲临中土,但有很多微妙地方式影响这里的故事。
一段提纲
风云顶遇袭这个主意是托老写作时突然冒出来的,写完游侠趋者讲故事,
他很快地为这段故事写了一个简短的提纲:
宾果被诱导戴上魔戒。他这么做了。黑骑士走向他。
他看清他们,惨白的脸… 他拔剑,剑闪耀如火。
他们后退但有一个有长长银发和红手的黑骑士跳向前。
宾果听到自己叫星之女神点亮繁星……斩向黑骑士的腿。
他感到……冷 痛?在肩。有一道闪光……
写到这里,托老其实对后续故事的具体安排尚无概念,只是知道最后魔戒要去末日火山,
中间路途哪些地方,发生什么,一概不知。他乐观地对出版商说明年(1938)就能写完。
实际上1954年才开始出版...
关于魔戒和戒灵的感知设定
这段手稿很快就达成了一系列设定,几乎达到了出版稿的水准,
这些设定就是戒灵的感知能力和戴上魔戒时人的感知能力会如何变化。
简单说就是阳间的东西看听不清,阴间的东西更清楚了,然后嗅觉和第六感更灵敏。
托老对魔苟斯的设定就是这样的,魔王沉迷于虚空,但是没能在虚空中找到他想要的,
但却使他非常熟悉地运用虚空,并能令其他存在堕入虚空。索隆也继承了这一设定。
魔戒继承索隆的一部分力量,拥有通向虚空位面的能力。
-*-*-*-*-*-*-*-*-*-*-*-*-*-*-*-*-*-*-*-*-*-*-*-*-*-*-*-*-*-*-*-*-*-*-*-*-*-
A Elbereth Gilthoniel Silivren penna miriel Menel aglar ellenath
Nachared palan-diriel O galadhreminn Ennorath Fanuilos le linnathon
Nef aear Si nef aearon -- Professor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 Galadhgalad Pengcir hervenn en Tinnumil Ramialoch =*=*=*=*=*=*=
※ 修改:·ArkEnoc 于 Jul 16 17:37:22 2020 修改本文·[FROM: 222.244.219.*]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2.244.219.*]
修改:ArkEnoc FROM 222.244.219.*
FROM 222.24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