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21/04/19 15:43
涉事医生的揭露帖中,可能存在把新治疗方案跟技术滥用混淆的问题,这类现象也未必是普遍性的。但这里面点出的某些问题,如医疗技术监督力量薄弱,仍值得正视。
▲涉事医生在社交平台所发文章部分截图。
文|罗志华
4月18日,自称某知名医院肿瘤内科医生的“张煜医生”发帖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治疗不该导致人财两空,治疗效果应该比目前的更好且花费更少。但部分患者接受了明显违背肿瘤界公认基本原则的治疗,这里面的悲剧很多是由负责治疗肿瘤的医生造成的。
他高度怀疑,有的科室制定了统一的策略,不遵从最权威的肿瘤治疗指南(中国CSCO指南、美国NCCN指南或欧洲ESMO指南),对肿瘤患者故意不采用标准治疗方案而改用其他方案,这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花费、毒副反应甚至死亡率。
于是,在长文里,他阐述目前的肿瘤治疗乱象和提出可能的解决方式,呼吁国家重视和进行监管。
因为是医生揭本行业的“黑”,属于专业发言,加上医疗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长期存在,“张煜医生”的帖子一爆出,就立马引发广泛关注。
对此,我们显然应理性看待:他所说的是否全然正确,仍有商榷空间,社交平台上有些医生就抛出了不同见解,但这是正常讨论的范畴。他替患者着想、以零容忍姿态来对待不良医疗行为的立场,本也值得肯定;提出的某些乱象与解决思路,也不无参考性。
首先,诊疗要有规则,但医疗也需要个性化,医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权,且见仁见智,治疗方案本就难以统一,因此不能教条地理解规则。
打个比方,在“伟哥”说明书修改之前,有医生用这种药为女童治疗肺动脉高压时,就面临临床必需但规则不允许的窘境。这固然属于突破规范的情况,但称不上技术滥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药品说明书等更新滞后,是并不罕见的问题。有医生同行就指出,写入指南的治疗方案不少都是多年以前的,因为新方案要有对比随访的结果,需要些时间来证明,这段时间一般而言都以年计。
就此看,不宜将“未采用标准治疗方案而该用其他方案”的情况,都归为不当或错误治疗。
▲资料图。图/国家卫健委官网
其次,得看到,涉事医生所揭露的部分内幕的确存在。比如让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采用奇葩的二线治疗方案,向患者推荐无效、昂贵、不合法的治疗,以及滥用辅助用药等,都可找到真实案例。只不过,这未必是普遍现象,也不宜以偏概全地断言这是“一般情形”。
换句话说,他的话有不尽确切之处,但部分观点确实触及了医疗规范与行为监管方面的一些短板。
比如,诊疗要有规则,要制定临床路径,要遵循相应规范,否则,诊疗就如脱缰之马,难以控制。
有些新技术、新疗法、药品新用途等不能及时以合法身份出现时,神疗法或以新技术为名的忽悠行为,就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这类情况显然需要多些关注。相关规范的及时更新,自然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不少大医院也该尽到责任。将重要精力放在医学科研方面,并加快循证医学进度,这块短板方能尽早补齐。
又如,医疗花费越大,医院的收入就越大,这确实容易导致过度诊疗和技术滥用的问题。
对此,除了要让医疗机构持续回归公益性、让收入与诊疗行为进一步脱钩之外,更需强化医疗技术监督力量。
医疗技术监督力量薄弱,不仅可能导致不良医疗行为,也是医保基金监管最难啃下的硬骨头。当明目张胆的骗保行为得到整治之后,如何发现带有“技术含量”的医保基金浪费行为,是下一步医保部门需要化解的一道难题。
补齐这块短板,一是要靠管理,二是要靠技术。在管理层面,完善临床诊疗路径、实行按病种付费,不仅可以对医生进行有效限权,且能够将医院从过度诊疗的受益者变成受损方。在技术层面,吸引更多医学人才从事医保基金监管等工作、建立同行评议制度、完善医疗技术评估制度,技术滥用的空间也将受到有力挤压。
说到底,对于医生揭“肿瘤治疗黑幕”事件,偏颇当纠,病灶当消。针对他提出的问题,也不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将其变成推动医疗持续进步与不断完善的动力。
而针对此事的讨论,也该从专业角度出发,莫要轻易将此事上升到整个医务群体,变为激化医患矛盾的引子。
--
FROM 113.1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