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浙江大学的妹纸讲述她曾经的边远地区支教经历
那是中缅边境的一个偏僻的地区
那里的中学有150个学生,到初三就只剩下57个学生参加中考,
中途97个学生辍学,
这50几个学生最后能考上高中的只有10个
没想到大学扩招的今天,依然还是这么惨烈的升学率
学校没有宿舍给他们住,都是把教室改造成宿舍
40几个孩子床对床的住在教室里面
更可怕的是,孩子们眼里没有光
并不是大多数支教回来写的报告那样,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双眼
可能在孩子眼里,学习不如玩耍或者家里的农活重要
她说半年经历给了她很多启发
那里真的做不出任何东西来
在那里想改变一些事情非常困难,
任何打破现有状态的变化,阻力都会非常的大
因此很多创新都没办法实现
他们更多的只是想让你捐点钱
可能在那些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当年的绝大多数孩子也基本是放养
不知道那个年纪是多么重要好好学习阶段,大好时光荒废了好多学业
不知道它将对未来命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更不知道未来在那里?
但深处那样的一个环节,自己又怎么能够看得清楚呢?
有的时候想想改变命运真的挺难的
虽然确实有很多传奇的确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比如那个“为了活下去”的朴延美
--
修改:ccttxd FROM 36.36.251.*
FROM 36.3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