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何总有想取悦他人的心理
譬如在商场,有时觉得人家热情的推销,就觉得不买不好意思,有时表示不买后,售货员表现出不高兴,自己就会更不好意思,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其实事后想想,购买与否是自己的自由,干嘛总想取悦他人呢。怎么能保持心理的强大,不受他人语言或态度的影响呢?
--
FROM 60.247.21.*
小时候是不是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过?
--
FROM 183.134.6.*
让他人失望或不满意,对你来讲具有威胁性
这种特定的不安全感意识层面解释不了,应该是潜意识里的
潜意识是经历和体验写就的,可能是在你小时候或成长过程中遭遇过较为长期的忽视、指责。忽视和指责的程度不一定很强,有些可能是很轻微的,但敏感的孩子也容易受影响
如何保持心理(在这方面)的强大?那就需要处理潜意识里留存的影响。简单来说,要把潜意识意识化,获得修正性的体验
【 在 xsw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譬如在商场,有时觉得人家热情的推销,就觉得不买不好意思,有时表示不买后,售货员表现出不高兴,自己就会更不好意思,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
: 其实事后想想,购买与否是自己的自由,干嘛总想取悦他人呢。怎么能保持心理的强大,不受他人语言或态度的影响呢?
--
FROM 124.65.9.*
天,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但感觉您说的太专业了!
"要把潜意识意识化,获得修正性的体验",这个表达太学术化了,没理解意思。以后要刻意注意一下,不要让别人的情绪或语言影响自己,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还请指教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他人失望或不满意,对你来讲具有威胁性
: 这种特定的不安全感意识层面解释不了,应该是潜意识里的
: 潜意识是经历和体验写就的,可能是在你小时候或成长过程中遭遇过较为长期的忽视、指责。忽视和指责的程度不一定很强,有些可能是很轻微的,但敏感的孩子也容易受影响
: ...................
--
FROM 124.65.243.*
取悦别人是一种安全的需要。也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强大。
比如你见到一个狮子,你会害怕紧张,不敢得罪,如果你看见一个蚂蚁,你不会在乎。
【 在 xsw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譬如在商场,有时觉得人家热情的推销,就觉得不买不好意思,有时表示不买后,售货员表现出不高兴,自己就会更不好意思,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 其实事后想想,购买与否是自己的自由,干嘛总想取悦他人呢。怎么能保持心理的强大,不受他人语言或态度的影响呢?
--
FROM 111.193.199.*
【 在 xsw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譬如在商场,有时觉得人家热情的推销,就觉得不买不好意思,有时表示不买后,售货员表现出不高兴,自己就会更不好意思,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 其实事后想想,购买与否是自己的自由,干嘛总想取悦他人呢。怎么能保持心理的强大,不受他人语言或态度的影响呢?
我觉得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售货员,遇到一个跟你一样总想取悦他人的顾客,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想:这个顾客好奇怪,不买就不买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多数人连理都不理我呢。
--
FROM 114.247.188.*
哈哈哈,是啊,想那么多干嘛,又没影响别人,随自己心意就好
【 在 xueyand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售货员,遇到一个跟你一样总想取悦他人的顾客,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想:这个顾客好奇怪,不买就不买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多数人连理都不理我呢。
--
FROM 60.247.21.*
理论上说,我们与外界他人的关系就是与父母等重要抚养人的关系的翻版,弗洛伊德曾经说过:6岁以后没有新鲜事。6岁以后我们应对外界的方式都是在6岁前就已经形成了的。
可以觉察一下,当我不买,而售货员不高兴的时候,内心的体验是什么?
紧张?恐惧?
问问自己在紧张什么,恐惧什么?这种紧张、恐惧的感受是否能让你联想到儿时的某个经历或者画面?
如果是小时候,父母不高兴,你会有什么感受?
想取悦他人,通常是想通过讨好的方式换取稳定或者没有冲突的关系,甚至有时候会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来满足对方的需求,在冲突那一刻,自己更需要的是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关系张力。
所以,事后也不必自责,只不过你在当时那一刻,在买与不买的问题上,您觉得缓和的关系是更重要的。
您的问题:怎么保持心理的强大?
这要取决于您在前文说的自我觉察部分的成果,您觉察到自己的不安来自于哪里,比如:觉察到是来自于小时候,害怕自己让父母失望,因为父母失望意味着我会失去父母的爱。那么就要告诉自己,我已经足够强大,我不再是那个几岁的小孩,我不再害怕失去xx的爱。然后在小的事情上练习拒绝,比如买衣服这样的小事上,练习拒绝后觉察自己拒绝讨好后的内心感受。
等您有了这部分拒绝讨好后的感受和体验后,咱们再来讨论
【 在 xsw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譬如在商场,有时觉得人家热情的推销,就觉得不买不好意思,有时表示不买后,售货员表现出不高兴,自己就会更不好意思,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 其实事后想想,购买与否是自己的自由,干嘛总想取悦他人呢。怎么能保持心理的强大,不受他人语言或态度的影响呢?
--
FROM 106.38.48.*
感谢感谢!您这个太专业了,心理学还真是一门关于认知行为的科学,以前遇到这情况,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心理活动而已,现在在版上看到一些相关帖子和知识,才知道,这里还有那么大的学问呢!
说实话,母亲是个性子比较急躁的人,孩童时期,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她的责骂,估计这就是您说的,“害怕自己让父母失望”,怕像小时候一样又遭到母亲的一顿责骂。现在母亲还是那么急躁,但她毕竟年龄大了,现在已经开始依赖我了,不过我内心深处可能还有小时候受批评的阴影,导致与售货员有这样的心理。
心理也像身体一样,确实要锻炼锻炼,我找机会练习一下,谢谢指导!
【 在 Carrie947372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上说,我们与外界他人的关系就是与父母等重要抚养人的关系的翻版,弗洛伊德曾经说过:6岁以后没有新鲜事。6岁以后我们应对外界的方式都是在6岁前就已经形成了的。
: 可以觉察一下,当我不买,而售货员不高兴的时候,内心的体验是什么?
: 紧张?恐惧?
: ...................
--
FROM 60.247.21.*
大概率小时后家长太严厉。
【 在 xsw23 (xsw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譬如在商场,有时觉得人家热情的推销,就觉得不买不好意思,有时表示不买后,售货员表现出不高兴,自己就会更不好意思,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 其实事后想想,购买与否是自己的自由,干嘛总想取悦他人呢。怎么能保持心理的强大,不受他人语言或态度的影响呢?
--
FROM 139.214.3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