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男友要去替我道歉,什么心理?
我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聊了两句,并没有说我和男友发生的事情他伤害我了。但敏感的朋友意识到不太对劲。我是情绪不好,需要倾诉的状态。
男友先是和我大怒,说我打扰他的朋友了。
然后痛苦中,说要去和人家道歉。
我说第一,打扰到人家没有也不是他定义的。第二,即使打扰到了,也不用他去道歉,应该是我自己去。第三,我也有和朋友自由聊天交往的权力。第四,我真的给他留面子了,没有说他伤害到我了。
我不理解男友什么心理? 为何痛苦? 为何要道歉?
※ 修改:·litwhite 于 Oct 3 13:40:46 2025 修改本文·[FROM: 1.88.133.*]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114.254.1.*]
修改:litwhite FROM 1.88.133.*
FROM 114.254.1.*
看起来你男友对于你和他之间发生的事情暴露在外人面前有强烈的羞耻感。
羞耻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具有强大的力量,可能引发强烈的愤怒和行动。它是一种觉得自己丑陋、无能、可笑、不恰当、愚蠢等等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跟真实的情况无关,只跟激活的情境有关,比如一个人身材健美、皮肤光洁,但如果被当众扒下衣服,他只会感到羞耻
你把你们之间的事情对第三个人说了,在你男友的感受上也许就像被了衣服一样,原本在你面前没穿衣服并不觉得羞耻,但在外人面前就不行
也许你和他发生的事情没什么值得羞耻的,但“把亲密的人之间的事情告诉第三人”这个情境激活了他的感觉。一般来说,有羞耻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大怒”、“非常痛苦”,超出了一般正常的反应,那可能是他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产生了强烈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没有被及时处理,只能压抑在心底,但一旦被激起反应就过度强烈
降低羞耻感最有效的方式是得到安抚。你男友无法耐受他的羞耻感,他就通过道歉(低姿态)的方式向朋友表明他对这件事情的不适,寻求安抚(一般情况下朋友都会安抚他“没事儿没事儿,你想多了,不用道歉,我不会说你不好的”),从而让他降低一些羞耻感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理解他,你可以通过温和的安抚来帮助他。但他这种超出常态的反应如果只在这一件事情上,那可能是一次类似创伤经历的残留;如果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过度反应,那就得考虑他的心理是否健康了
【 在 litwh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聊了两句,并没有说我和男友发生的事情他伤害我了。但敏感的朋友意识到不太对劲。我是情绪不好,需要倾诉的状态。
: 男友先是和我大怒,说我打扰他的朋友了。
: 然后痛苦中,说要去和人家道歉。
: ...................
--
修改:psycholo FROM 124.64.121.*
FROM 124.64.121.*
赞啊赞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起来你男友对于你和他之间发生的事情暴露在外人面前有强烈的羞耻感。
: 羞耻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具有强大的力量,可能引发强烈的愤怒和行动。它是一种觉得自己丑陋、无能、可笑、不恰当、愚蠢等等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跟真实的情况无关,只跟激活的情境有关,比如一个人身材健美、皮肤光洁,但如果被当众扒下衣服,他只会感到羞耻
: 你把你们之间的事情对第三个人说了,在你男友的感受上也许就像被了衣服一样,原本在你面前没穿衣服并不觉得羞耻,但在外人面前就不行
: ...................
--
FROM 123.115.151.*
细思极恐。
现在能理解他过激行为和之后的抑郁了。但这种行为会再次发生,而后自己冷静几日能恢复正常。他说过激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后抑郁时不想任何人看到,他只想别人看到他好的一面。之后的道歉,他说是他为人处世的礼貌风格,按您的分析是他寻求安抚。
我的疑惑,过激反应也是正常行为吧,是要发泄出来还是克制压抑下去呢?到达什么度是心理健康问题?
我反思如果自己被激发了羞耻感可能也会有过度言行,比如大声说话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会指责对方尽管我提醒自己尽量不指责对方,对方只要静静听我抱怨后,给我一个拥抱,我哭出来就好了。如果发泄不出来,我会紧张害怕,接下来几日会疑虑怀疑,负能量的慢慢输出也会让对方不舒服。
我又该如何面对他的过激反应呢?因为他确实容易出现过激的大怒和抑郁的反应,并且总说是我惹他生气造成的。在他可能出现过激和抑郁时,按照他说的办法远离他吗?我感到他在过度反应时的言行已经达到伤害我的自尊和轻微身体伤害了,尽管之后他会道歉。远离之后重聚,之前的矛盾还是会再次激起过激反应。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起来你男友对于你和他之间发生的事情暴露在外人面前有强烈的羞耻感。
: 羞耻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具有强大的力量,可能引发强烈的愤怒和行动。它是一种觉得自己丑陋、无能、可笑、不恰当、愚蠢等等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跟真实的情况无关,只跟激活的情境有关,比如一个人身材健美、皮肤光洁,但如果被当众扒下衣服,他只会感到羞耻
: 你把你们之间的事情对第三个人说了,在你男友的感受上也许就像被了衣服一样,原本在你面前没穿衣服并不觉得羞耻,但在外人面前就不行
: ...................
--
修改:litwhite FROM 218.108.210.*
FROM 218.108.210.*
漂亮 分析的好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psych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起来你男友对于你和他之间发生的事情暴露在外人面前有强烈的羞耻感。
:
: 羞耻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具有强大的力量,可能引发强烈的愤怒和行动。它是一种觉得自己丑陋、无能、可笑、不恰当、愚蠢等等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跟真实的情况无关,只跟激活的情境有关,比如一个人身材健美、皮肤光洁,但如果被当众扒下衣服,他只会感到羞耻
:
: 你把你们之间的事情对第三个人说了,在你男友的感受上也许就像被了衣服一样,原本在你面前没穿衣服并不觉得羞耻,但在外人面前就不行
:
: 也许你和他发生的事情没什么值得羞耻的,但“把亲密的人之间的事情告诉第三人”这个情境激活了他的感觉。一般来说,有羞耻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大怒”、“非常痛苦”,超出了一般正常的反应,那可能是他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产生了强烈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没有被及时处理,只能压抑在心底,但一旦被激起反应就过度强烈
:
: 降低羞耻感最有效的方式是得到安抚。你男友无法耐受他的羞耻感,他就通过道歉(低姿态)的方式向朋友表明他对这件事情的不适,寻求安抚(一般情况下朋友都会安抚他“没事儿没事儿,你想多了,不用道歉,我不会说你不好的”),从而让他降低一些羞耻感
:
: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理解他,你可以通过温和的安抚来帮助他。但他这种超出常态的反应如果只在这一件事情上,那可能是一次类似创伤经历的残留;如果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过度反应,那就得考虑他的心理是否健康了
--
FROM 223.104.41.*
我不认为他是寻求安抚
而是他感到羞耻的时候进入到一种他的模式之中
这种模式是告诉外界环境:我现在很愤怒,如果现实不改变,那么我会输出攻击,让你们感受到我的难受(这是标准的投射性认同)
如果你感受到紧张害怕,或者疑虑怀疑,那么这些是他想要让你感受他的感受的过程中,引发的你的感受。
但是你有你的意志与你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是关于你如何排解你的不舒服感受的模式。
如果你的模式被质疑,被禁止,那么会引起你的内心冲突与不舒服,这些不舒服最终需要找到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你发出这个主题贴的原因。
【 在 litwhite (小白) 的大作中提到: 】
: 细思极恐。
: 现在能理解他过激行为和之后的抑郁了。但这种行为会再次发生,而后自己冷静几日能恢复正常。他说过激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后抑郁时不想任何人看到,他只想别人看到他好的一面。之后的道歉,他说是他为人处世的礼貌风格,按您的分析是他寻求安抚。
: 我的疑惑,过激反应也是正常行为吧,是要发泄出来还是克制压抑下去呢?到达什么度是心理健康问题?
: 我反思如果自己被激发了羞耻感可能也会有过度言行,比如大声说话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会指责对方尽管我提醒自己尽量不指责对方,对方只要静静听我抱怨后,给我一个拥抱,我哭出来就好了。如果发泄不出来,我会紧张害怕,接下来几日会疑虑怀疑,负能量的慢慢输出也会让对方不舒服。
--
FROM 112.0.80.*
是的,我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情绪出口呢?
又如何接纳他情绪的出口? 或者远离他
他也表达了现在找不到情绪出口的痛苦,让我远离他,怕控制不住自己伤害我。因为他现在把所有的愤怒都归罪于我。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认为他是寻求安抚
而是他感到羞耻的时候进入到一种他的模式之中
这种模式是告诉外界环境:我现在很愤怒,如果现实不改...
--
FROM 1.88.133.*
你处于一种矛盾之中
你应该是喜欢他的,但同时你也不接受他的攻击输出
在他有情绪的时候适当远离存在什么问题?
【 在 litwhite (小白)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我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情绪出口呢?
: 又如何接纳他情绪的出口? 或者远离他
: 他也表达了现在找不到情绪出口的痛苦,让我远离他,怕控制不住自己伤害我。因为他现在把所有的愤怒都归罪于我。
--
FROM 112.0.80.*
明白了。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攻击性也是人的健康心理吗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处于一种矛盾之中
: 你应该是喜欢他的,但同时你也不接受他的攻击输出
: 在他有情绪的时候适当远离存在什么问题?
: ...................
--
FROM 218.108.210.*
很难讲健康与否
如果攻击唤醒了对方的一些觉察
对方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整个关系有推进作用
那么我们又如何评价攻击性呢?
在我看来攻击性是一种生命力
从婴儿开始即有,一直伴随人
【 在 litwhite (小白)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了。
: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
: 攻击性也是人的健康心理吗
--
FROM 117.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