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痛苦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于他的认知导致对事物本来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主观,这个主观是不正的,然而又成为了他生存的指导基础。说难听一点叫庸人自扰。
事物本身是没好没坏的,就是一种物质来去聚合转化,人由于认知不到整体的绝对规律和所有事物的变化发展,这是“道”,只能在自己的有限范围去认知事物。
比如你说的生很短,死很长,然后心生感慨,心生悲凉,虚无顿生。然而,“生很短,死很长”是真相吗?
生死短长都是相对,你的心性把它限定在了这样的观察视角上。不要说客观那么庞大,他人也未必是这么看的。因而,在一个泡沫上辗转反侧也好,甚至不惜生命也罢,都是徒劳的。
看起来空大无意义的终极问题,恰恰才是人活着的基础。但这个终极问题的答案,是不能通过思考来获得的,因为夏虫不可语冰,一个人的思维认知,本身受到心性决定的他观察角度限制,真相其实远远在他想象之外。兜兜转转的大脑游戏也是无意义的。
而是,应该去修心,改变自己的心性,拓宽自己的心胸,你的主观才能从一个无限狭隘态逐渐走向能观察到局部规律进而越来越大的过程。测不准是常态,是因为人的主观,心动波造成的扰动。假如修到人心是天心,无主观,心不动,是可以看到事物本来的。
这个既是寻找意义的过程,又是意义本身。
--
FROM 180.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