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有点不太明白,为啥孩子一有心理问题,父母就一定是有问题的,难辞其就的,有问题,可能有环境问题,比如父母,学校,伙伴……个人心理承受能力,遇到的特殊事件等等
假如在一个家庭中一个孩子成长的出色,另一个孩子有心理疾病,父母到底是什么角色,做的好还是不好?
我国独生子女多,一个孩子的养育成功与否往往使得周围人对父母养育行为产生显著差异性评价
但国外多子女家庭,存在着不少,同一家庭子女成长差异巨大的情况,到底怎么评价父母
希望心理研究学领域能够更为客观,拒绝对有心理问题所有父母污名化,客观进行评价
【 在 Carrie947372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见到孩子,不了解详细情况,不好做判断。但是绝大多数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问题的呈现,孩子厌学的,多半也是亲子关系不太好,此时父母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让孩子回到学校,但其实更该关注的是怎么调整亲子关系,如何恢复孩子的社会功能。
: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回去上学,问题就解决了,但很多孩子被“逼”回学校后,会有自伤的行为倾向。
: 我在您的描述中看到孩子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咨询了,能接受咨询其实就还不错,他也有改变的愿望。通常沉迷网络的都是在用网络的虚拟世界会回避真实世界。那么我想问孩子在接受咨询的这几年中,父母有没有做什么改变?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是难辞其咎的,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上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如今孩子不愿意住院,逼不是办法,不如让父母也去改变。
: ...................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