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Carrie947372 的大作中提到: 】
1- 现在早上起不来给孩子做早饭,孩子吃的少了,感觉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
我不知道您的孩子现在几岁?但我感受到您有些自责,觉得自己没有把孩子照顾好,好像有些对不起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100分的妈妈不如60分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妈妈也不是超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但正是做不到的这些地方,给了孩子发展的空间,比如您的例子,也许孩子吃的品种少了,他也许会不挑食了,或者他可以偶尔去外面吃早饭,选择更多?
孩子不会饿到自己,今天吃少了,上午早早就饿了,他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知道多吃一些了。
——是的,谢谢您说的理论和解释,这能让我减轻一些愧疚感。
生病以来,做的确实远不如以往。但她或许能从中学到更多更重要的。
2- 上一周没上班,但什么也没干
但是我看到您做了理疗、做了心理咨询、做了很多休息的事情,这些都是你做的事情
——不不,这和我正常时能做的事情比少太多了,那时候一天能做的就是现在一个星期做的
我感觉自己生病浪费了很多时间花了不少冤枉钱
以前觉得病休是能做点私事的,比如去完医院还能去趟超市买点东西
但这次病了之后什么私事都没有做,所有的事情都拖着
3- 换个视角,换什么视角
咱们就从“做”这个视角出发,以前可能您会认为我做了哪些“正经事”,比如工作、照顾家庭,这个才是做,做的事必须是有产出有结果的才是做,但其实不做也是做,比如说对于上面的第一条,我不自责,这个也是做,这个做的意义是什么呢?他让我内心可以轻松一些,我轻松了,我家的氛围可能也会跟着轻松点。
焦虑的本质是对不可控的恐惧,抑郁的人活在过去,而焦虑的人活在未来,总担心万一....怎么办?如果能放下一些控制,也许会轻松些。有些焦虑的人会说我不控制啊,但这个控制可能都是隐形的,比如:我要给孩子做好早饭、我要做积极上进的事,我要xxx,完全不控制在当今社会不太可能,但咱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期限,比如,这个月我对自己少点要求。
——谢谢,这个我能理解了,可以先从减少控制开始,允许自己在一些事情上犯一些错,放松一下
生病前一两年我一直在用打卡来要求自己做到自律,甚至还弄过打分,自己给自己的表现打分
后来发现太刺激了,自己根本受不了,把打分的打卡去掉了
打卡作息、打卡做事、打卡情绪、打卡带孩子的情况、打卡有没有每天煮茶骑行做八段锦
有两个打卡软件,所有打卡的习惯都放到桌面上,已经养成的习惯就点一下变成对勾
正在养成的习惯,是热力图,能显示出这个月打卡了多少次
或许这些东西都是没注意到的一点点压垮我的“坏习惯”吧
我真的觉得自己应该彻底的改变认知,想好之后怎么活
否则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方式中,然后发生下一次崩溃
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旧模式让我感觉熟悉又安全舍不得离开
新模式既迷茫不知道该是什么,又怀疑到底对不对
试试看。另外,您的心理咨询继续做,有一个心理上的陪伴和安全基地是很重要的。
——哎,就是没有这个心理上的陪伴啊,一个人带孩子生活好几年了
不正常的生活,生活久了,人真的会慢慢变得不正常。之前并不知道这回事
--
FROM 120.245.94.*